谢谦眼前一亮,早便听说过京都马球的盛况:“如此甚好。”
顾宁熙笑了笑,武安侯弓马娴熟,他想要参与在情理之中。
只怕这次的马球赛,又是昭王府大放异彩。
得见天颜,纵前后不过两刻钟,还是让新科进士们倍沐皇恩。
酉时尚未过,陛下即回宫休养,吩咐宾客无需拘束。
待帝王离去,不多时首辅亦离席,琼林苑中光景自在许多。
今夜盛宴本就是庆贺朝廷取士之用,陛下的旨意在前,席间很快热闹起来。
丝竹弦乐声不断,皆挑了欢快悠扬的曲子来奏,一如新科的士子般意气飞扬。
顾宁熙满饮了杯中酒,对面来敬的士子亦然。
盛宴不能无酒,顾宁熙已数不清自己饮了几杯。
方与户部的同僚一处敬过尚书大人,又周旋过左右侍郎席上。
一圈转下来,酒饮了不少,客套话亦说了不少。
接着,便有意在进入户部的士子源源不断来敬。
一轮又一轮,每每这种宴席,顾宁熙早便发觉同席的宾客格外爱敬自己。
也是,位高者的酒她推拒不得,否则便是不识抬举,平白得罪贵人;位卑者的酒亦不能辞,此为目中无人,拒人于千里之外。
她身后无家族支撑,任何人都不宜得罪,不可行差踏错。
“在下敬顾大人一杯。”朗月之下,亭中人着织金流云纹玉白锦服,手执书册,束发的一根白玉簪剔透温润。他腰间系一枚瑑云龙纹玉佩,昭示出天潢贵胄的身份。
“臣顾砚拜见太子殿下,殿下万福。”
“免了。”陆憬合上手中书卷,“坐罢。”晨起的阳光暖融融照着。
在约定之所等了一刻钟,太子的车驾到时,顾宁熙咬下了竹签上最后一颗糖葫芦。
山楂果酸甜可口,顾宁熙特意选了糖衣裹得最厚的。
马车并不显眼,此番他们出城是扮作米商,要去看春日的稻种,故而轻车简从。
顾宁熙登上马车,因是在外,只略略见礼。
太子殿下今日着月白常服,束发的玉冠改作发带,当中嵌了一枚明玉。
随行的护卫泰半在暗处,城门口,守将一见令牌即放行。
三月里春意渐浓,沿途见到不少官宦人家出城踏青的车马。
顾宁熙赏了会儿窗外景致,回眸之时,不经意间对上太子视线。
停了停,她道:“那丛桃花开得甚美。”
陆憬随她所指的方向望去,桃花灼灼,如霞如云。
“的确如此。”他道。
随太子出京,差事不会轻松。向导策马在前引路,几日的工夫,他们行遍大大小小九处村落。
顾宁熙心中早有准备,昔年跟随太子南下赈灾时,她对这位殿下的行事风格深有体悟,顾不得半点懈怠。
一路察访,农户耕作有序,雨水丰沛,荒田开垦数为往年之最。户部职务未有疏失,一应土地测算造册无误。
到了第四日午后,马车在天水村郊稍作休憩。
远处一座村庙,唤做天齐庙,香火旺盛。十里八乡的百姓皆会来此请愿祝祷,据说灵验无比。寺庙内的钟声悠悠传来,引得人心绪沉静了几分。
顾宁熙有心去瞧瞧,横竖有闲暇,便请向导指了路,算是体察当地民风民俗。
陆憬无可无不可,与她一道步行前往。
如向导所言,天齐庙的营建很有些年头,院中一棵榕树参天。再往里走,便是天齐庙主殿,古朴大气。
既已入庙中,焉有不拜之理。
顾宁熙取了三炷清香,抬首望去,庙中供奉着的佛像宝相庄严,悲悯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