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憬立于她身后侧两步远,并未多言。
顾宁熙跪于蒲垫之上,合眸时蓦地想起自己十六岁入京赶考时,在佛前的祈愿。
那时,她求高中,求一份锦绣前程,荣华富贵。
一晃三四载过去,似乎泰半都已得偿所愿。
那今日,又该求些什么?
青烟袅袅,年轻的女郎虔诚地叩拜下去。
那便求一份泼天的荣华富贵罢。
二拜,三拜,顾宁熙手执清香,如今陛下缠绵于病榻,朝中形势变幻莫测。
若富贵难守,那便唯愿自己能够全身而退,保全性命罢了。
她起身,恭敬将三炷清香插于佛前。
回首之际,太子负手立于原处,只静静等候着她。
午后的金光洒落他满身,玉白的锦袍镀上光影。逆光望去,眼前的郎君清隽出尘,似山间雪,天边月。
他就立在那处,恍若谪仙人。
顾宁熙垂眸,是了,出身即是天潢贵胄,尊贵无匹,大约没有什么是太子殿下要向神佛祈求,且求而不得的罢。
她差点忘了,能左右朝局,决定她命运者,便是眼前人。
佛前依旧是一片静默,二人皆未语,彼此沉默着出了佛堂。
阳光灿烂,带着春日的暖意。
“许了什么愿?”
走出许久,太子殿下言语淡淡。
顾宁熙答得随意:“无外乎是官运亨通,姻缘顺遂,诸如此类罢了。”她停了片刻,“臣是俗人。”
回到马车旁,暗卫恭敬候于一旁,有密报呈上。
顾宁熙自觉退开,能加急送到京郊的,必定是何要紧事宜。
看来,她们还能在原地多休整几刻。
溪水潺潺而流,鸟鸣啁啾,自然之声若天籁。
批复了密报,陆憬面顾微肃:“告诉世子,务必谨慎行事。”
暗卫领命,一如来时一般,很快匿了踪迹。
京郊的午后宁静而又平和,飞鸟栖息于林间。
陆憬寻到顾宁熙时,她靠在树下,已合眸睡去。
太子殿下脚步一顿,低声对侍从吩咐一句。
女郎安然睡着,卸了戒备,长睫在姣好如玉的面庞上投下一道阴影。
春风吹拂墨发,空气中氤氲着野花的芬芳。
“谢殿下。”
侍女添上一盏新茶,恭敬退去亭外。
顾宁熙不好茶,但这宫中一等的雨雾贡茶,若是不品着实可惜。
她轻拨茶盏,陈府与东宫不睦已久。她为首辅门生,夹在其中唯恐稍有不慎被波及。
从入仕起太子便不喜她的文章,光风霁月的太子殿下,当然不是她可以妄图接近的。也就是前岁江南水患,太子亲往江南赈灾,她作为户部官员随行,多少与这位殿下有了两分交情。
今夜太子召见,为的是户部中事。
大晋开国至今,人口繁衍,土地田亩更有增减,原先的鱼鳞图册远不够恰当,多少富户趁此避税谋私。故而元和二十五年,陛下下令重新丈量土地,加以编号,新修鱼鳞册。顾宁熙入户部以来,中道参与此事,幸得首辅指点,方可独当一面,感激莫名。
宣德府土地分册已大体丈量完毕,正逐步绘成总图。太子既问起,顾宁熙一一应答得宜。
她科举出身,记忆极佳,一应数额都烂熟于心。虽今夜饮了不少酒,应对全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