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怀抱
昭王殿下神色不同以往,甄源和谢谦眉宇间顿时染上了担忧神色。
当初洛阳久攻不下,收到夏王赵建安率十万大军来援的秘报时,殿下也是这样静坐了一夜。
他们耗费大量军力、钱粮才拔除洛阳沿线城防,困王行满于城中。围城八月,眼看洛阳已是一座孤城,王行满成了强弩之末,偏生赵建安搅入战局,瞬间令他们腹背受敌。
功败于垂成之际,若是退兵,只怕日后再没有这样千载难逢的战机。
可若是不退,等赵建安兵临城下,与王行满里应外合,大晋将士危矣。
他们俱是一夜未睡,听候殿下的决断。
天明时分,殿下的军令传遍营帐。殿下亲自点起三千五百玄甲铁骑,留砚铭继续围困洛阳,他们二人则随殿下开拔前往汜水关。三千五百铁骑昼夜前行,攻下汜水关严阵以待,静候夏王赵建安。
此战关乎生死存亡,无人退却。
“殿下,可是出了什么要事?”谢谦声音中透出罕见的紧张。
陆憬抬眸见到他们二人如临大敌的面色,回神。
“本王只是在想突厥遣使之事。”他道,“你们都坐。”
提到突厥,谢谦和甄源登时明了。
突厥在北,自前朝末年正式建立汗国后,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只因中原分裂,各方势力对突厥都没有一战之力,只能绥靖为上,奉送金银器物拉拢,以求一时安宁。
当初殿下被迫离京,也是因为突厥的缘故。
陆憬道:“这几日回去都好生想想,恐怕大晋与突厥间早晚会起兵戈。”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谢谦与甄源齐齐正了神色:“臣等明白。”
一切尽在不言中,若要上战场杀敌,他们一个都不会落下。
陆憬望面前二位好友,他视他们为至交,坦坦荡荡,甚至可以生死相托。
他们亦然。
而元乐……昭王殿下不得不对比,不能不对自己承认,他对元乐的情愫有所不同。
没有那般……纯粹。
落日西沉,余霞成绮。
皇家琼林苑内,江南贡来的名花得匠人精心培育,夕阳下愈见绚丽。
近酉时光景,前来赴宴的臣工与新科进士少有安坐席上者,多散于苑中吟诗赏花,以文会友。
历来琼林盛宴,乃是士子无上荣光,更是朝廷新旧官员彼此相熟的好时机。
右首席位,内阁首辅陈祯不紧不慢地啜饮清茶,紫袍上所绣仙鹤绕于祥云间,神态毕现。
新入朝的士子们脚下犹疑,文臣之首,以他们的身份难得有机会拜见。
况且首辅在朝三十余载,一路辅佐陛下登基,深受帝王倚重信赖。全盛之时,阁臣五人有三位皆出自陈府门下,道一句权倾朝野不为过。
然而……
难题摆在眼前,士子中央,今岁的探花郎林晋心思最是活络。他登科时年岁不过二十有二,尤其立在不惑之年的状元与榜眼旁,更是难掩春风得意之神采。
他邀上七八位同年的进士一同拜见首辅,既不谄媚热切,又全然不失礼数。
陈祯泰然受了晚辈的礼,琼林宴岁岁如此,这些新科士子存的心思也都分明。
瞧其中有几位年轻的面孔,他轻拨茶盏,随意提点几句,又道:“长瑾还未至?”
首辅大人问话,立时便有人接上:“户部近来事务冗杂,许是因公务耽搁了。”
林晋已退远几步,闻言知晓首辅口中提到的人便是元和二十九年的榜眼,顾砚,顾长瑾。
月挂中天,琼林苑内宴席堪堪散去时,已过亥时。
顾宁熙回到席上又饮了不少,此刻酒意上涌,只想尽早归府休憩。
马车出了宫门,穿街过巷,京城早便沉入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