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想告诉她,大晋朝堂皆在他掌控中,有他在,她不必担心朝臣的非议与反对。
前世未尽的结局萦绕在他心头,她说该向前看。
既再续了前缘,他想将最好的一切都给她。
朝霞层层叠叠铺陈于天际,沉浑的钟声回荡在宫城,消散在旭日东升的光晕中。
含元殿的殿门打开,百官分作两列,持笏肃然踏入金殿。
今日的朝会本就因新科进士入朝而显得不同寻常,然玉阶上的变化,更让大部分文武臣工始料未及。
中央依旧是那张金丝楠木所制的帝王龙椅,其后设一道日月山河屏风。而御椅右侧七步远,新设一张楠木宝座,宝座前有一道珠帘相隔,此刻随风微微晃动。
而宝座的主人是谁,答案呼之欲出。
邻近的官员们交换着神色,目光中似有千言万语,但谁都没有率先宣之于口。
等待的光景因那宝座的出现显得尤为漫长,直到御前的总管高声唱和:“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一切尘埃落定。
文武百官整肃衣冠,先行三跪九叩之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顾宁熙沉静落座,俯瞰着大晋文武百官们。
似有一幕幕场景在她眼前交织,最后如数化为朝堂模样。
“众卿平身。”
百官归于原位,朝议并未即刻开始。殿中陷入静默,似是君臣间在无声对峙。
玉笏后的臣工屏气凝神,五息,十息。皇后娘娘临朝,中书令没有开口,门下省侍中没有开口,尚书省二位仆射没有开口。明德朝的元老,太上皇最信任的司空裴大人也没有多言。
谁都不愿去做那出头鸟。
陛下平定四海,即位以来整顿国政,削陆氏王爵如切菜一般,吏治更是毫不徇私。
朝堂的中流砥柱们都缄默不言,谁还敢站出来率先忤逆陛下。
甚至有人存了侥幸,兴许皇后娘娘只是到朝堂一观,不会长久。
顾宁熙鬓边流苏轻晃,心中亦在想,这十二树花钗太过沉重,日后得换一顶轻便些的凤冠才好。
于是朝会照常开始,鸿胪寺卿传唱了殿试名次,扬声道:“宣新科进士入殿!”
迎着朝阳,意气昂扬的新科进士们阔步踏入大殿。
相较于朝堂上百官,再度见到珠帘后的皇后娘娘,他们反而接受许多。
一甲三人领着身后的同年们齐声叩拜,其中榜眼声音尤为洪亮。
他出身平平,殿试之后,他的名次由百名开外跃至第二,光耀门楣。
新科进士之中,如他一般的人不在少数。
殿试于他们最为公允,他们无比感激加试了这一场,更感念陛下与皇后娘娘恩德。
高台上,顾宁熙与陆憬并肩而坐,遥望着朝堂上的新生力量,
云蒸霞蔚,朝霞满天。
大晋江山终将会迎来一番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