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要不是潘远山强势吩咐,她们俩现在都想找个地方委屈的哭一场了。
为什么?
自从新帝登基后,阖府上下乃至整个京城,谁人不知开国皇后要从潘家出,其中最热门的人选就是潘娆和潘锦。
作为两个热门皇后人选的生母,安氏和平氏这段日子简直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府里府外多得是上赶着求见巴结她们的,所有人都在恭喜她们,恭喜得飘飘然。
然而新帝的一封赐婚圣旨,把她们被奉承上天的魂儿直接打散,脸狠狠的砸在地上,捡都捡不起来。
就这时候,潘远山命令她们来安抚潘妤,劝慰潘妤,只为让潘妤消消气,进而愿意与家中重新修复关系。
两人心里那叫一万个不情愿,家里的娆儿和锦儿还没人安抚,没人劝慰呢,她们竟还要来充当给潘妤撒气的角色。
尽心尽力的伺候潘妤洗漱洗澡换衣服后,将她送往太夫人陈氏的居所,看着潘妤走入寿安堂,安氏和平氏才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这段时间因为皇后人选的事,两人暗地里针锋相对了好几回。
如今大梦初醒,方知一切都为她人做了嫁衣,两人同病相怜,看对方哪里还有半分敌意。
于是两人默契的忽略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又恢复成从前那副知心姐妹情深似海的样子。
**
潘妤洗了澡、吃了饭,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安氏和平氏的陪伴下来到寿安堂,给太夫人陈氏请安。
她到了之后才发现,寿安堂中并非只有陈氏,还有潘远山等一众佛堂八犬,都在。
那天在佛堂决定潘妤生死的人,除了潘远山三兄弟外,还有五个旁支叔伯,潘妤把这帮人统称为佛堂八犬,一个个面慈和善,实际人面兽心。
潘妤只当没看到他们,步入寿安堂后就径直向首座的陈氏走去。
“见过太夫人。”
潘妤鼻眼观心,端正行礼。
太夫人陈氏是个不苟言笑的,她对潘妤抬了抬手,便继续端坐,连一句寒暄的话都不愿开口。
还是一旁的潘远山放得开,只见他毫无芥蒂的来到潘妤身旁,一副慈父作派:
“妤儿这几日受苦了,快快坐下说话。”
随着他开口,其他佛堂八犬也跟着笑眯眯的捻须附和:
“是啊是啊,快入座,别累着了。”
要说潘家这一代人,读书一般、做人一般,做事也一般,唯独这股不要脸的劲儿却很不一般。
毕竟,正常人谁会在差点被他们打杀了的晚辈面前骤然变脸,心安理得的把他们做过的那些事忘之脑后,还能腆着脸装和蔼装慈祥。
他们怎么就能肯定潘妤会事过境迁,过往不究?
或者他们根本无需在乎潘妤愿不愿意翻篇,在他们看来,潘妤一个女子的生死喜好皆在他们掌控之中,他们想让潘妤死,潘妤就要痛痛快快的去死,当然,他们想让潘妤生,潘妤也要感恩戴德的生。
潘妤心中冷笑,一帮道貌岸然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早晚干他们!
潘远山亲自扶着潘妤,坐在了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位置就紧挨着太夫人陈氏,是正儿八经贵客的位置,是不受太夫人待见的潘妤和崔氏,从前做梦也坐不到的位置。
“妤儿想必已知晓,新帝登基,我潘氏蒙获圣恩荣光依旧,为父有心让家族更上一层楼,在家中百般挑选后,依然觉得妤儿最好,最得我心,故向陛下请旨赐婚。”
“十日之后,封后大典,凤袍加身,妤儿可要一如既往的端庄雅正、矩步方行,扬我潘氏无上体面。”
潘远山又一次打破了潘妤对‘不要脸’这三个字的底线认知。
他这话就好像赐婚圣旨是他去帮潘妤求来的似的,但这件事潘妤用脚后跟想也知道不可能。
定是新帝兵行奇招打了潘远山一个措手不及,潘远山想拒绝又没法拒绝,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虽然潘妤看不透新帝要娶她做皇后的原因,但肯定不是潘远山说的那样,单纯想让潘家更上一层楼?
哼,是想把潘家从德不配位的高度拽下来更有可能吧。
“谨遵父亲教诲。”
潘妤心里吐槽,面上却仍是一副‘我最听话’的怂样,半分不满都不曾流露出来,这让潘远山和佛堂八犬们都很满意。
“对了,父亲,不知我阿娘如今何在?我已经很多天没有看到她了。”潘妤故作小心的问了声。
潘远山并不意外,似乎早有准备,往太夫人陈氏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