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阿娘前阵子冲撞了太夫人,太夫人罚她去庄子里小住几日。”
冲撞太夫人是假,避免崔氏私救潘妤才是真!
而潘远山之所以不立刻将崔氏从庄子里放出来,只怕另有目的。
“原是不在家中。”潘妤故作讶然,转而问陈氏:
“太夫人,不知我阿娘还要在庄子里住多久?我很想念她,不知太夫人能否通融一二,放她归家与我相见。”
陈氏冷傲瞥了潘妤一眼,像是就等着她说着话似的,略微沉吟,又在潘远山的不断暗示下,才勉为其难的点头:
“嗯,既然你开口了,那我便宽恕她吧,明日派人去接崔氏回来。”
潘远山连声称是,喜气洋洋:“母亲,我看别明日了,妤儿思母心切,待会儿我便派人去接。妤儿,你看可好?”
潘妤面露感激:
“自然是好,多谢父亲。”
父慈女孝的戏码谁都会演,潘妤哪会看不出,潘远山是利用崔氏,给陈氏做了个人情,故意刁难,让潘妤亲自开口求情,然后他们再假模假式的同意,为的就是让潘妤记得他和陈氏的好,继而更进一步修复岌岌可危的亲情。
这些人可真是傲慢,明明是他们希望求得潘妤的原谅,却反而要潘妤主动欠他们的情。
可笑!
第26章第26章新帝是猛男,需求大,你……
第二十六章
然而事实证明,潘妤对某些人不要脸的下限还是认知太少。
她确实猜到潘远山和太夫人陈氏刁难崔氏,是为了让她记他们一份莫名其妙的情,记就记吧,反正她今后也不可能还……
但潘妤没猜到的是,他们根本没打算等到今后,要潘妤当场还,演都不演了。
只见太夫人陈氏击了两下掌,她的贴身嬷嬷就从外面带进来四个身姿婀娜、貌美如花的美娇娥。
这四位,潘妤的记忆里有点印象。
正是她上一次入宫做皇后时,太夫人为她精心准备的四名贴身婢女,后来被难得强势一回的崔氏给拒绝了,另换上她让崔家帮她选的崔琳崔琅,笙歌破月。
太夫人这是打算换汤不换药,上回没带进宫的人,这回怎么也得捎带上的意思呗。
“你此番入宫,不比上回,新帝行伍出身,粗犷雄浑、剽悍不羁,你娇生惯养,弱不经风,入宫后怕是独木难支、力不从心,便带上她们与你共同分担吧。”
太夫人这话说得很直白,意思就是新帝是猛男,需求大,你满足不了。
潘妤没见过新帝长什么样,但西北魏家军乃虎狼之师,战无不胜,身为魏家军的主帅,新帝魏铎必不是楚子玢那种走五步喘三喘的软脚虾。
粗犷雄浑、剽悍不羁……
这些形容词在潘妤脑中大致形成一个模糊的背影——魁梧雄壮、肌肉虬结、身如铁铸、臂似铜浇、青筋暴起、虎背熊腰。
这……
“你无需多虑,不过是与你作伴、为你分忧,又不是要你给她们位份。”潘远山见潘妤面露犹豫,从旁劝说:“你先带去,若不合适,家中自会为你另选,你且……”
潘妤飞走的精神归位,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画面尽数丢掉,配合着潘远山不遗余力劝说的声音,暗中打量起那四名婀娜多姿的美娇娥。
都是不可多得的美人胚子,陈氏当年选人的时候费了些功夫,特地派佛堂八犬之一的旁支五老爷潘远福远赴扬州,千挑万选出来的。
四人各有千秋,有媚、有纯、有雅,还有……咦?
潘妤观察四人时,竟看到一幕有趣的画面,那红衫美人刚才是不是悄悄瞥了眼坐在一侧的潘远福?而潘远福明明察觉到了,却表现得目不斜视,十分正经。
一般来说,越是表现得正经,私底下就越是不正经。
潘妤暗暗将这小小的插曲记在心里,此时潘远山把能劝的话都劝完了,见潘妤仍不松口应承,略感不耐:
“妤儿,你究竟怎么想的?”
若是带,一切好说;若是不带,潘远山也有其他法子逼她就范!
潘妤仿若没看到潘远山眼里的威胁,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
“那之前随我一同归家的人,我也要一并带入宫中,不知太夫人与父亲可否准允?”
这话听起来的意思,就像是只要你们答应我把我要的人一起带进宫,那我就同意把你们安插的人带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