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同衣笑道:“自然不是。在下虽长年随军,但在昭城内也有一小舍容身,除夕休沐,今夜恰好宿在城中罢了。”
王晋禾忽又问道:“你方才说,你姓‘裴’?”
“是。”
一身青圭色的中年郎静坐在马背上,像是一株草,听闻此话,被吹得晃了晃:“早闻翼威军中有一裴姓将军于昭城一战有奇功……不知是不是裴将军?”
辛如述抢道:“正是这位!”
话一出口,他察觉裴同衣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识趣地挪后了几步。
裴同衣的心沉了下去,对方若是想客套几句,大有千百种方法,无需紧追他的姓氏。
监察使与那中年郎应和着递出两问,一挑一刺,先钉死了他的身份,然后呢,要做什么?
寒意侵袭,只见王晋禾微微一笑,“裴将军,久仰。”
“不敢当。”
天边蒙蒙亮,紫灰的街道上马血已经凝固,裴同衣在王晋禾的眼中捕捉到一抹狡黠。
“某初来此地,对城中各处不甚熟悉,方才心急,行事有失妥当……裴将军若能协同捉拿要犯,某感激不尽。”
谈话间,他策马行至裴同衣身后,“将军的马可是留在家中了?既要一同捉拿要犯,某先随将军回去取马也不迟。”
裴同衣的指甲刮过掌心,余光里,他看见辛如述微微点了点头。
又听得中年郎道:“王大人,小人以为,此事还须禀告陆知州。”
“正是,捉拿要犯一事虽重,却不可失了规矩。”身后的人叹了口气,“裴将军取了马后,不知可否先带某去见陆知州?”
几粒小石被风推着翻滚过靴尖,裴同衣压下心底隐隐的焦灼,“自然。”
松角巷内还留着一名先前报信的城门卫。遥遥看见熟悉面孔,城门卫就要上马,辛如述眉一拧,“快把裴将军的马牵来!”
城门卫一愣,视线掠过马上之人,脑子转得飞快,牵着缰绳小跑过来。
“将军,方才已喂好了。”
裴同衣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接过缰绳。
通体雪白的一匹北境马,几乎与雪雾浑然一体,唯余黑乎乎的两只圆眼打量着对面矮半头的同类。
王晋禾“啧”了声,“能载着将军从岐北一役全身而退的马,必不简单。可惜这样的马,南边却养不出。”
裴同衣道:“马都是同样的马,只不过北境风大了些,冷了些,能活下来的马都是掀不翻的大马。”
“也是,”王晋禾点点头,“某突然想起来,太子殿下的马也是这般高大,却是在川南溪泽的驷苑喂大的……若至此处,应也跑得。”
“不怕裴将军笑话,”他话锋一转,“若无陛下的通天令,某还真不敢入岐北。”
裴同衣嗓子一紧,可不待他深思,王晋禾的眼角掐出更深的褶皱,“裴将军应也是爱马之人,某来时就怕,这匹马扛不住。”
他拍拍马鬃上的雪沫,低沉的嗓音裹进风里,飘向裴同衣眼中映着的出城甬道。
“裴将军曾保昭城无虞,王某此行若有不测,还请裴将军关照一二。”
*
骊马一路奔回啸潜营。
偌大的军营,近前了竟也不闻操练声,哨兵牵过骊马,只叮嘱观弥回帐,莫要走动。
雪地里埋着看不见的断枝,几步一响,还没走几步,观弥被一面大旗裹住了头。
失去了视野,她停下脚步,可那断枝碎裂的声音并未停止,朦朦胧胧响在耳边,伴着她挣脱束缚的动作,似乎越发急切。
又一阵风来,数排尖顶营帐黑子落棋盘般重新映入眼帘,正中央处,翼威兵圆阵而列,万众肃立,像是一座不透风的墙垣。
“啪!”
断枝碎裂的声音有节律地传来,一下又一下,观弥屏住呼吸走去。似是为印证她的猜测,那声音渐渐变得清晰、厚重,直至她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观弥蓦然记起了临走时裴同衣的话:“告诉陆澄。”
隔着数层翼威兵,她只依稀看见陆澄趴在狭长的刑凳上,那象征着他身份的兜鍪、腹甲、肩兽和护腰落了一地。
雪穹下,朔风里,他不再有任何防护,身躯只与单薄的白色中衣紧紧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