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吟垂下眸,没答话。
所幸段伏归也不计较,带着纪吟一起坐上轿撵。
他自己本不爱轿撵,但想到外面天寒,怕纪吟受凉,这才让冯全备了轿撵。
暮色渐沉,太极殿内已燃起数百盏油灯,青铜灯树参差错落,火光辉煌,宛如漫天星河璀璨。
宴席尚未正式开始,抵达的大臣们正在相互道贺新年问好,直到一道细长声音高扬着喊:“陛下到——夫人到——”
殿内霎时一静,众人忙整理衣摆,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俯首下跪,齐声喝道:“恭迎陛下!恭迎娘娘!”
纪吟被段伏归牵着手,迎着无数道或明或暗的打量,一步一步走到主座前。
“众卿免礼。”段伏归大手一挥。
众人起身,坐回席间。
他们许多人曾见过纪吟,也有人没见过,但此刻都对她充满了好奇,毕竟她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让段伏归半途丢下正事的女人。
然而这一瞧,似乎也没什么特别。
她不仅不是众人想象中妖媚祸国的妖妃模样,相反,她肩背挺直,举止从容,甚至可称得上端庄清丽。
席间,她也不曾主动朝段伏归身上靠,甚至不曾多话,都是段伏归低头过去跟她说什么,她才垂眸答上两句,可谓本分到了极点。
这么一看,她确实无可指摘。
然而以她的身份,如此堂而皇之地跟着段伏归出现在这个场合就是最大的问题。
她毕竟不是燕国人,而是齐国公主。
除夕宫宴气氛松快,段伏归的下属和朝臣们不停来向他敬酒,段伏归来者不拒,纪吟也被迫跟着饮了几杯,虽是果酒,喝多了也有些上头。
纪吟趁机朝段伏归道:“我有些不胜酒力,想先回去休息。”
段伏归看她因饮了酒而晕红的脸颊,眼眸水润,眉梢一片春意,喉咙一动,再也不想她被人看见了,于是点头,让冯全亲自送她回玉樨宫。
纪吟出了太极殿,冷风一吹,思绪清明了许多。
待她走到最后一级台阶,不慎踩到一块湿滑的地面,身形一晃。
“夫人小心!”
就在这时,旁边横生出一只有力的手扶住她胳膊帮她稳住了身形。
纪吟站稳,率先注意到对方缠金腰带上挂的龙纹玉佩,再一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对男子来说过分昳丽的脸。
是二皇子,不,现在应该是常山郡王了。
纪吟面不改色地抽回自己的胳膊,“多谢殿下。”
但说实话,她身后跟着这么多宫女太监,就算没有他她也不会摔倒。
段伏成仿佛全然没察觉到她的冷淡,兀自开口,“方才在席间见夫人面色似有些伤感,可是在想念齐国的亲人?”
纪吟微微皱起眉,她与段伏成素不相识,他一上来就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觉得不合适吗?
然而仔细看过去,明灭不定的灯火中,对方的眼神似带着某种深意。
纪吟突然明白过来,他或许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
“多谢殿下关怀,只是一时感伤罢了。”
说罢,她便径自朝前走去,不再理会身后的男人。
段伏成站在原地,看着纪吟渐渐模糊的身影,眸中闪过一道异光-
众人还要回家团圆守岁,除夕宫宴结束得并不晚,段伏归回来时,纪吟正好洗漱完,抱膝坐在榻上,眼神悠远,似在琢磨什么。
段伏归忍了一晚上,此时见着她,二话没说大步跨到她面前,长指挑起她下巴,脸一凑,就要亲上去。
“等等。”她回过神,连忙抬手捂住他的脸,“你身上酒气太重了,我不喜欢。”她似抱怨般说了一句。
段伏归听了,不仅不觉生气,反因她难得主动开口而感到一丝开心。
“好,我去洗洗。”他笑了笑。
纪吟看着男人离开的背影,眼神渐渐暗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