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自己错在了哪里?”
老人的身形瘦弱,几乎是朽木一般的状态,一阵风来,都像是要化作烟尘消散。
可是,他的质问话语,却像是雷摧之鼓,敲在徐明义心头。
“弟子,错在了事君不忠。”
徐明义低声说道。
“事君不忠?你还到不了这个层次。”
“弟子……”
“当国君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才是你最大的错误。”
“需要弟子的时候?”
“你只看到了国君不阅你的奏折,却看不见满朝文武,都处于松懈的状态。你只看到了国君昏聩,完全不理会忠臣良将的劝告。去看不见为你准备的屠刀,早已悬在高空。”
“弟子……”
“闭嘴!”
老人忍了许久的愤怒,终于在此刻爆发出来。
“国君昏聩,第一件事就是应该砍了你。国君昏聩,王朝都无法立足。国君昏聩,西戎、北狄、南蛮、东夷又是如何臣服敬畏?”
徐明义冷汗淋漓,跪着的身体不住得颤抖。这是师傅,教导他文治以来,第一次如此情绪激动的训斥自己。
“你应该拿起国君赐予的宝剑,拨乱反正,重整超纲。可我看到的,却是因为一点失意,想要隐居山林的懦夫。“
“师傅……弟子……“
“你应该铲除奸佞,还天下一个郎朗乾坤。可我看到的,是畏惧得罪他人的迂腐儒生。”
“师傅……”
“文治之外,你就只有这点气魄吗?”
“可是,师傅曾经说过,不允许弟子对凡俗之人使用修真力量。”
徐明义还想为自己辩解。
“对,所以如果你掌控不了朝堂的力量,又有何面目来见我?”
老人浑身哆嗦,对这个不懂变通的弟子,极为失望。
“师傅,您是指,国君早已将权柄,交给了弟子吗?”
“不知道,自己悟。”
徐明义冷静下来,在何种状况下,平复心绪,才能思考明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