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棠退回床榻边坐下,秦恭那边烛火明亮,她这边却昏暗一片,
她靠着身后的软枕,倦意袭来,不知不觉蜷缩起身子,侧躺下去。
秦恭终于放下了信,那信纸皱得不成样子,中间还被抠破了一个洞。
他抬手,重重捏了捏紧蹙的眉心。
这封信还是上次的那封,章尧毫不掩饰他对温棠的觊觎之心,如他在信中所言,他跟温棠自小就认识,
温棠常牵着家养的大黄狗去他家玩,年复一年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踮着脚盼他归家,
得了空,便揣着卖绣品换来的铜钱,买上几颗甜滋滋的麦芽糖或几个热乎暄软的白面馒头,一路小跑送到镇上学堂给他,
情愫渐生,及至两家父母为他们定下婚约。章尧会在冬日揣回镇上最热乎的蟹黄汤包,将她冻得通红的小手捂在自己掌心呵暖,
夏日炎炎,她会提着食盒去田间寻他,看他大口吃着饼,便踮起脚尖,用浸了清水的帕子,极轻柔地拭去他额角滚落的汗珠,
收工回家,暮色四合,四下无人时,章尧会将她抵在浓荫如盖的老树下,紧紧抱着,吻她,温棠那时总是仰着素净的小脸,温顺乖巧地环住他的腰身,
若她走累了撒娇,章尧便会轻松地将她背起,他虽是个书生,却因常年劳作而肩背宽阔有力,
夕阳将两人依偎的身影拉得很长,温棠伏在他汗湿的背上,哼着两人自小都爱听的童谣,
见他汗湿鬓角,还会伸手,一下一下替他扇着风
信中所描绘的,是秦恭从未参与,也无法企及的温棠的少女时光,那样鲜活生动,若非秦恭当年横插一脚,章尧和温棠早已是儿女绕膝的恩爱夫妻,根本不会有他秦恭什么事。
信末提及近日之事,章尧夜夜出入温棠居所,虽未明写,但一个男人深夜与心爱的女子独处一室,其意不言自明。
信纸被揉成一团,大手拿起,凑近烛火,顷刻间化作一撮黑灰,散落在地。
帐帘被风掀起一角,凉风卷入,将灰烬卷得无影无踪。
尽管早就猜到了他们早先关系匪浅,但是秦恭一直没有深想,颇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
不去想,也就不存在,更何况他们现在再无任何关系。
但这事确实真正存在过。
而且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朝夕相处,秦恭相信温棠,但不相信章尧,
温棠说昨夜,章尧差点就对她做了不轨之事。
那前夜呢?大前夜呢?
章尧那伪君子
一股难以言喻的躁郁和杀意在胸腔里横冲直撞。
秦恭起身,走到温棠身侧坐下,他低下头,看着她沉睡中恬静的容颜——
接下来的几日,阴雨未歇,对面叛军的攻势愈发频繁凶悍。
其中三次,便是范慎亲自带头冲锋,他极擅利用此地险峻的地形,尤爱在狭窄逼仄的峡谷地带设伏突袭,
朝廷这边,负责应战的是一位老将。
这位老将,早年亦是追随当今天子鞍前马后,一同打下这江山的从龙之臣,天子对他更有救命之恩,
于老将而言,天子不仅是君,更是恩同再造的主子,
对于范慎这等深受皇恩,却举兵反叛的逆臣,他心中深恶痛绝,恨不能啖其肉寝其皮。
几次交锋前,他都亲率亲兵,策马立于阵前,然后破口大骂范慎,骂他是乱臣贼子,骂他不思报效君恩,
皇帝待他如手足,更以金枝玉叶相许,长公主殿下在京城为他生儿育女,他反行此大逆不道,祸乱纲常之举,
心中可还有半分人伦纲常?可对得起陛下信重?可对得起长公主殿下情义?狼心狗肺!天地不容!
他这一番破口大骂,专挑人伦痛处戳,言辞极尽羞辱,骂得范慎麾下部将个个面红耳赤,怒不可遏。
其中一位追随范慎多年的军师,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脸色涨红如猪肝,拍马冲到阵前,指着对面厉声回骂,“老匹夫!”
别人不知道当年的内情,但是他非常清楚,当年前朝末帝虽称不上昏聩,也算勤勉,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天下烽烟四起,早已不是一人之力可挽。
范慎多年寒窗苦读,然在彼时风雨飘摇,自顾不暇的朝廷,
一个毫无根基的寒门书生,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有何作为?功名?不过虚名!功业?寸步难行!唯有清贫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