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怎么说,在他们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钟景明这位辽东督师都是出了大力的。
按照官场规矩,这就是他们的恩主。
哪怕为了做给外人看,他们也该好好表现,证明自己是有情有义之人。
在通讯不畅的年代,好的人设標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恩图报的人,皇帝才敢重用。
何况保住了钟景明,他们在朝中才有能说上话的人。
双方深度捆绑的关係,比拉拢其他文官靠谱多了。
只要处理得当,辽东镇绝不至於陷入目前的尷尬处境。
本质上,朝廷现在就离不开他们。
面子上照顾到了,大家就会主动帮忙捂住盖子,不让事情摆到檯面上。
“钟景明,死不足惜!
辽东的大好局势,就是在他手中坏掉的。
如果不是这蠢货胡作非为,放任藩镇做大,北虏哪里敢入寇。
只可惜前面派驻辽东的无数好儿郎,没有死在北虏的屠刀上,反而倒在了自己人的暗算下。
朝中局势不管怎么变化,还有一眾贤臣支撑著,东南战场上的局势,才让老夫揪心。
浙江那边传来消息,杭州府在半个月前沦陷了,南昌府同样到了沦陷的边缘。
事实上,两地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是叛军主动放缓攻势的结果。
在我们离开的这些日子,他们在江南、湖广等地发起了反扑,抢占了好几座州府。
战火已经越过长江,向北方开始蔓延。
再这么下去,老夫担心南京会撑不住啊!”
舞阳侯忧心忡忡的说道。
作为外戚,他的荣华富贵是和大虞完全绑定的。
北虏祸乱北方,白莲教祸乱南方,最能打的辽东镇又不听使唤。
遭到南北夹击的大虞,已经出现了大厦將倾的跡象。
一旦南京失守,岌岌可危的东南局势,势必会全面崩溃。
“侯爷,现在这种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守好济南府。”
李牧无奈的回答道。
从参与勤王开始,他就知道南方的局势会失控。
没有援军的南京,沦陷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不是叛军担心伤亡太大,估摸著此刻他们早就收到了噩耗。
知道结局,不等於能够改变结局。
皇帝下了圣旨,他们不可能抗旨不参与勤王,跑去救援南京。
优先北方战场,必然导致南方局势失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