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献子(第1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献子(第1页)

北风呼啸,滴水成冰。

暗室之中,周共、萧庆、张乘的心,比外面的风还冷。

中计了!

没想到,陈家人连“自己人”都坑。

所有的谋划,就一个意思,杀光反叛军,让陛下成为孤家寡人,免得。。。

铜铃在晨光中微微颤动,仿佛回应着子墨笔尖落下的最后一道墨痕。那道手令已封入漆匣,由李昭亲自送往敦煌驿馆,交予第一批“寻矩使”遴选名单上的九人。他们中有曾被冤囚十年、靠背诵《春秋》活下来的狱卒;有西域胡商之女,通晓七国语言,却因揭露官吏勾结马贼而毁容;还有一位老医者,三十年如一日记录疫病真相,哪怕朝廷下令焚毁其书。

子墨闭目倚栏,风从葱岭方向吹来,带着冰雪与松脂的气息。他看不见,却能“听”到??书院里琅琅书声如潮水起伏,每一个字都像钉入大地的桩基,支撑起即将崩塌的认知穹顶。昨夜他又梦见了第九窟,不是石殿,而是无边火海。霍光站在火焰中央,手中举着一卷燃烧的竹简,口中念的却是《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当他转身,脸上竟浮现出自己的模样。

“先生。”小童又来了,这次捧着一碗热汤,“李先生说您该用药了。”

子墨接过碗,指尖触到陶壁的温热。“是李昭让你来的?”

“不是,是我自己熬的。加了黄精和枸杞,阿娘以前总给我爹煮这个。”

子墨笑了,轻啜一口,苦后回甘。“你爹呢?”

“死了。去年雪崩时,他是守矩堂最后一个往外运书的人。我没见过他最后一面……但他们说,他怀里抱着的不是粮食,是一箱没抄完的《孟子集注》。”

院外忽有马蹄急响,尘土飞扬。一人滚鞍下马,铠甲覆冰,唇裂出血,显然是长途疾驰而来。来者跪倒在门槛前,声音嘶哑:“启禀先生!龟兹使团昨日抵达敦煌,带来一封密信??是用火漆封在骆驼铃里的,铃内刻有‘矩’字暗纹。”

子墨不动声色,只将汤碗放下。“念。”

“信上说,阿罗檀旧庙地下掘出一座密室,四壁皆嵌铜板,绘有星轨图与人体脉络交汇之象,极似第九窟遗制。最深处有一石棺,棺盖刻八字:‘伪真同源,矩火共生’。棺中无人,唯留半枚玉?,上有血书残句:‘第十窟非地,乃心所筑。’”

空气骤然凝滞。

小童吓得后退一步,打翻了碗。汤水流了一地,像蜿蜒的血痕。

子墨却缓缓抬起手,摸向膝上的铜铃。铃身微温,似有脉搏跳动。

“这不是新线索。”他低声道,“这是召唤。”

李昭当晚便赶回书院,披着满身霜雪闯进书房。“你要去?”他盯着子墨的脸,“你现在连走路都要人扶,眼睛几乎全盲,怎么进西域?那里早不是汉家可控之地!焉耆叛乱,车师断道,连敦煌都三月未通驿报!”

“正因为不通,才更要动。”子墨坐在灯下,手指摩挲着那枚从南洋带回的残简,“第十窟不在山腹,不在地底,而在‘人心未泯处’。阿罗檀选的地方,必是信仰崩塌却又残存良知之所。龟兹如今表面归附,实则内外交困??王族争权,僧侣弄谶,百姓饥馑却被告知‘天罚当忍’。这样的地方,正是最容易滋生伪真混淆之地。”

“可你也说过,霍光体内有火教血脉,那是源自阿罗檀一脉的古老执念!若第十窟真是他们设下的局,进去就是自投罗网!”

“那就看看,到底是他们的‘火’烧尽我的‘矩’,还是我的‘矩’能照破他们的‘火’。”子墨抬头,空茫的眼瞳映着烛火,“况且……我已经听见了。”

“听见什么?”

“千百个声音,在我心里说话。那些死在焉支山阴的前辈,那些毁书自焚的守护者,还有申承礼临终前那一声叹息……他们都告诉我:这一关,必须由我来走。”

李昭沉默良久,终于解下腰间佩刀,放在案上。“那我把崇文馆的勘误令给你。凡经我手校过的典籍副本,我都带一份上路。若真有第十窟,至少让它知道??我们没有停下。”

三个月后,一支不起眼的商队穿越流沙,进入龟兹境内。领头的是个瞎眼老者,坐于驼背之上,膝置铜铃;身旁跟着一名儒服男子,肩扛木箱,箱上烙着“崇文遗稿”四字。沿途关卡盘查,见其无兵刃、无私货,лишь几卷破旧竹简,便挥手放行。

没人注意到,每过一处驿站,那孩童模样的随从都会悄悄留下一枚刻着“矩”字的小石片,埋于井边、插在门缝、悬于梁上。那是寻矩使的暗记,也是火种的坐标。

龟兹王宫外,黄昏钟声响起。一位白发比丘尼立于塔楼之上,望着远方沙尘中的黑点,喃喃道:“来了……他真的来了。”

她转身走入密道,推开一道隐蔽石门。阶梯深不见底,两侧壁画斑驳,描绘的竟是历代中原使者被毒杀、被焚书、被篡改诏令的画面。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中央供奉一尊青铜雕像??一人左手持火把,右手握矩尺,面容模糊,却与子墨轮廓惊人相似。

比丘尼跪拜,点燃一支幽蓝色香丸。烟雾升腾,幻化成文字:

>“伪真同源,矩火共生。

>持矩者至,试其心三重:

>一曰疑亲,二曰负义,三曰灭我。

>过者,见第十窟;败者,永堕轮回。”

与此同时,子墨一行已在城西破庙安顿。夜半,风起檐动,铜铃忽自行作响。李昭惊醒,只见子墨坐于蒲团之上,额头渗汗,嘴唇微动,似在与人对话。

“你怎么了?”

“有人在读我的心。”子墨喘息,“不是入侵,是共鸣……就像第九窟那样,但更深入。它在问我问题,不用耳朵听,直接长在念头里。”

“什么问题?”

“第一个是??**‘你相信李昭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