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两支弩箭几乎同时射出,钉入门后两侧阴影!
“呃!”一声短促闷哼,一个手持短刀想扑出来的汉子肩头中箭倒地。
持刀亲兵猛扑上去,踢飞利刃,反剪双臂捆牢。另一人已冲进内室搜查。
相似的场景在城西、南城各处上演。
短弩在狭窄空间压制力极强,配合默契的三人小组往往在敌人反应前就将其制服。
偶有短兵相接,也被后续小队迅速解决。
那浸过马粪的箭头,虽不解其意,但中箭者伤口迅速恶化、痛苦不堪的模样,让残余的亡命徒胆寒,抵抗意志大减。
肃清行动进行的同时,城内民生的恢复刻不容缓。
棉仓废墟旁,几张长桌早早支起。杜明月坐镇,面前堆着名册。
“排好队!别挤!棉仓受灾户,按登记顺序核实无误,就能领补偿!”文书高声维持秩序。
长队里,都是面有菜色、眼含期盼的农人和棉工。他们紧盯着桌旁堆积的粮米布匹——这些都是查封崔家商铺得来的。
“张阿大!受灾棉田三亩,按市价折算,补偿粟米三斗,粗棉布一匹!”文书高声念道。
黝黑汉子双手微颤接过条子,走到物资堆前。吏员麻利地量出三斗粟米,扯下一匹厚实的粗棉布塞给他。
“谢殿下!谢青天大老爷!”张阿大抱着粮布,噗通跪地,声音哽咽。
本以为今年要绝路了,没想到真拿到了补偿!
“快起来!下一个!”吏员忙喊。
类似的场景不断重复。领到补偿的百姓,脸上重现希望。
“诸位乡亲!”杜明月起身,声音清朗,“殿下有令!为尽快重建棉仓,恢复储运,特设‘以工代赈’!”
“凡身康体健,愿意出力重建的,不论男女,每天干四个时辰,管一顿午饭,另结工钱——每天付粗棉布一丈!或者折铜钱二十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愿意的,马上报名!”
人群先是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一天给一丈布?!还管饭?”
“老天!比打短工强太多了!”
“殿下仁义!真是给活路啊!”
“我报名!”“算我一个!”“还有我!”
刚领完补偿的人群,瞬间被新的希望点燃。
重建家园,还有钱拿!青壮年们摩拳擦掌,涌向报名点。
一支由本地百姓组成的重建队伍迅速拉起,在工部小吏指挥下,清理废墟,搬运砖木,干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