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月看在眼里,心下稍安。他侧头对旁边一个机灵的文吏低声吩咐几句。文吏点头,快步离开。
不多时,碎叶城几处主要街口和城门,贴上了墨迹未干的新纸——“安西快讯”。
内容直白有力:
“碎叶平乱捷报:安西大都护李殿下亲临,叛首赵三奎及崔氏爪牙尽数落网!勾结外敌、祸乱碎叶者,严惩不贷!”
“民生恢复令:受灾农户补偿发放中!棉仓重建以工代赈,日结棉布一丈(或钱二十文),速到城南报名!”
“防疫灭蝗令:见蓝翅蝗虫,立刻捕捉深埋!棉田速覆纱网!”
这“快讯”如同定心丸,迅速传开。
识字的人高声念着,恐慌的流言被官方的声音驱散。
街谈巷议,变成了谁家领了补偿,谁家男人去修棉仓了。
城南胡商聚集的酒肆里,气氛微妙。
几个粟特商人围坐,桌上摊着画满奇怪符号的羊皮纸,旁边堆着铜钱和小块银饼。
“阿史那,你押的三天,输定了!”卷发深目的胡商指着羊皮纸,对高鼻同伴笑道,“这才第二天晌午,城里静得能听见骆驼打喷嚏!李殿下这手段,厉害!”
叫阿史那的胡商懊恼地拍桌:“谁能想到这么快?崔家的‘獠牙’听着吓人,结果像羊羔一样被抓了!还有那水泥墙……箭都射不穿!”
他肉痛地推过一串铜钱。
另一胡商捻着胡须,小眼闪着精光:“我看,李殿下是能做长久生意的。乱得快,平得更快,还想着法子补偿百姓、给活路。”
“跟着这样的主家,商路才稳。我打算在碎叶再盘个铺子,专卖安西工坊的琉璃器!”
“有道理!”其他胡商纷纷点头。
小小的赌局,倒让他们对安西的前景更添了信心。
肃清行动持续了两天两夜。
短弩小组的精准打击,加上石灰标记降兵的威慑,终于将崔氏在碎叶的残余势力连根拔起。
又揪出十多名暗桩,捣毁三处秘密据点。
城内秩序明显恢复,棉仓工地一派热火朝天。
李恪站在清理完毕、正打地基的棉仓工地旁,看着挥汗劳作的百姓,听着杜明月汇报“安西快讯”的成效,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
博陵崔氏仍是悬顶之剑,但碎叶的乱局,总算初步稳住了。
“殿下!殿下!”一骑快马从城外方向疾驰而来,马上的亲兵脸色惊慌,远远地就高声呼喊。
李恪心头猛地一沉,不祥的预感瞬间涌起。
亲兵冲到近前,滚鞍下马,气都没喘匀就急报:“殿下!不好了!长孙……长孙雨大人在城东棉田……突然晕倒了!”
:()大唐躺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