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畏畏缩缩地躲在街角,当看到打着“闯”字旗号的队伍经过时,有些人竟然……跪了下去?
甚至有人小声地、带着一丝怯懦的欢呼:
“闯王来了……闯王来了……不纳粮了……”
就在这时,一支更加庞大、装备更精良的队伍,簇拥着一面巨大的、在火光下猎猎招展的“闯”字王旗,缓缓开进了城门。
在旗帜下方,一匹雄健的乌骓马上,端坐着一个头戴毡笠、身披斗篷的身影。
那身影在火光的映衬下显得高大而威严,正微微侧头,似乎在听着身边将领的汇报。
他并未看向城门上悬挂的“蝼蚁”,目光平静地扫视着这座刚刚陷落的城池和那些跪伏在地的贫苦百姓。
那就是……闯王李自成?
高天铭的嘴唇翕动着,想发出最后的呐喊,想质问苍天,想痛斥这世道的不公和百姓的愚昧……
但最终,所有的力气和意识,都随着那冰冷的绳索,彻底抽离了身体。
他最后看到的景象,是那面巨大的“闯”字王旗在涿州城头缓缓升起,取代了曾经的大明日月旗。
而城下,是依旧在燃烧的房屋,是依旧在发生的暴行,以及……那些对着“闯王”旗帜跪拜下去的、麻木而卑微的身影。
一滴浑浊的泪,无声地从高天铭失去神采的眼角滑落,滴落在涿州城下冰冷的土地上。
他的头颅,无力地垂了下去,像一片枯叶,悬挂在象征着他忠诚与抗争的城门之上,在血色与火光交织的夜幕中,微微摇晃。
三月十二夜
山海关外驿道
一轮冷月高悬,将关城巍峨的剪影和蜿蜒的驿道照得一片清冷。空气中弥漫着初春深夜的寒意和尘土的气息。
山海关副将陈勇,带着数百名本地守军,如同标枪般肃立在驿道两旁。
他们盔甲整齐,刀枪出鞘,火把在夜风中噼啪作响,将每个人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气氛肃杀凝重,如临大敌!并非防备敌人,而是迎接一支……让他们从心底感到敬畏甚至恐惧的队伍。
道路中央,临时用木板和石块搭起了几个简陋的长桌。
上面堆满了用大箩筐盛放的、硬得能硌掉牙的粗面饼子,以及一桶桶刚从附近井里打上来的、冰凉刺骨的井水。
旁边还堆着一些草料。这就是他们能为那支即将到来的大军,准备的所有“犒劳”。
“都打起精神来!”
陈勇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督师大军片刻即到!动作要快!递水,递饼,加草料!不许喧哗!不许耽搁!”
士兵们齐声应是,但握着兵器的手心却微微出汗。
他们知道即将经过的是谁,刚刚在辽东打得建奴丢盔弃甲、生擒豫亲王的辽东督师魏渊!还有他麾下那支威震天下的关宁铁骑!
时间一点点流逝,只有风声和火把燃烧的声音。
突然,地面开始传来极其细微的、有节奏的震动!紧接着,这震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密集,如同沉闷的鼓点敲击在大地上!
“来了!”
:()明末封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