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晋国公在,我大明社稷无忧啊!”
塘报继续,这是一份来自南京的“通报”,而非奏报,措辞微妙:
“南京留守诸臣,惊闻先帝龙驭上宾,国本动摇,天下无主。为安社稷、系人心,乃以祖宗法度、伦序亲亲,奉福藩世子朱由崧于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即皇帝位于南京,昭告天下,改元弘光!诏令已发,号召天下臣民共尊新主,勤王讨贼,克复神京。。。”
塘报中还委婉的提及南京方面对北京突然出现“永熙皇帝”的“惊疑”和“有待查证”的态度。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朝堂在短暂的死寂后,是压抑的哗然!“荒谬!”
“岂有此理!”
“先帝有太子在,何须另立!”
愤怒的斥责声响起。许多忠于正统的官员气得浑身发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另立中央,这是对朱慈烺法统的赤裸裸挑战!
福王系与光宗一系的旧怨,在此刻爆发。
更严重的是,这意味着大明的财赋重地、半壁江山,至少在名义上已不归永熙朝廷节制!
江南的财富、兵源、人才,将被弘光政权截流。一个统一抗敌的局面尚未形成,内部的分裂却已先至。
朱慈烺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感到一种被背叛的寒意。魏渊的眼神则更加冰冷,他深知,政治上的分裂,往往比战场上的敌人更难对付。
弘光朝廷的存在,将成为掣肘北伐、整合力量的巨大障碍。
听到“弘光皇帝”四个字,魏渊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的笑话。
“呵,福藩世子?”
他微微侧头,仿佛在回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当年洛阳城破,老福王的下场……啧啧,他这儿子倒是心大,还敢坐那把椅子?”
他看向群情激愤的官员们,抬手虚按了一下,一股无形的威压让喧哗瞬间平息。
“诸位大人何必动怒?跳梁小丑,沐猴而冠罢了。”
他语气淡然,却字字千钧。
“陛下乃先帝嫡脉,奉遗诏登基,于京师正位大宝,光复神京,此乃煌煌天日,天下共鉴!南京那帮人,要么是吓破了胆,要么是存了私心。”
他转向朱慈烺,微微躬身,姿态从容。
“陛下,臣以为,这倒是个机会。派个能说会道的重臣,带上陛下的亲笔信和通州大捷、京师光复的捷报,去趟金陵。给那位‘弘光皇帝’讲讲道理,说说谁才是这大明江山真正的主人。他若识相,去帝号,奉正朔,给他个富贵王爷当当也无妨。若是不识抬举……”
魏渊直起身,目光扫过舆图上富庶的江南,语气中充满了杀意。
“待我扫平北方,正好带陛下南下巡幸江南,顺便清理一下门户。想必江南的士绅百姓,也盼着真正的天子仪仗呢。”言语间,已将弘光政权视为囊中之物,其去留全在他一念之间。
满朝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更让人揪心的塘报内容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