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丝毫不慌,只微笑着看他:“大哥,串串和关东煮被很多人学去了,那刘茂的生意就没继续做了吗?”
桑兴嘉之前跟着桑榆去买菜时见过卖串串的刘茂,生意虽然不比之前,但依旧火爆。
她说的这话很有道理,只是他依旧不明白。
“为什么啊?”
“大哥,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叫‘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只是单纯地模仿、跟风,不去研究自己的特色与卖点,味道做得再像也是无用的。”
后世的奶茶品牌竞争有多激烈,有多少刚崭露头角的奶茶店,转眼就会被其他跟风者抄袭模仿,最后那些抄袭者往往都会死得很惨。
桑榆从来不怕别人跟风、模仿,有人学正说明她的名气打出去了,还能扩大市场知名度。
她能随时随刻推出新的产品、稳定的味道,学她的人也能?
何况,这些学她的人对她未尝不是件好事,如今她手头的资金不足,只能经营一家店。
等她生意渐渐做大,手头资金充沛以后,她甚至可以直接收购那些店,有现成的熟练员工与工具,还能省事不少。
桑兴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大约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就跟他幼时学字一样,要学大师字帖里的骨与气,不能一味地模仿,得写出自己的风格,才能算是练成。
“小妹你总是最有主意的,我相信你。”他先肯定了桑榆的想法,而后又问,“离申时还有挺长时间,咱们是要做什么?”
桑榆理所当然地说:“去茶楼听书啊,顺便卖卖奶茶。”
仲雪茹做事风风火火,从她这里要过去《西游记》的前两回之后,转头就让说书先生开始阅读,下午就得讲上。
茶楼的看客对于头一次开讲的故事有着很大的容忍度,只要你故事够好,哪怕没能背下来烂熟于心,看着话本讲也能听下去。
故而只要说书先生在上台前先熟悉一下话本故事,说的时候不要磕绊,就能立马上手。
饶是别处茶楼的说书先生都能做到这点,在仲家茶楼做事待遇优渥的当然更不在话下。
仲家茶楼共有三位长期雇佣的说书先生,一般情况下,每日早间下午各有一场,三人轮换着来,还能有点休息时间。
不过那是一般情况,要是出了什么火爆的新话本或者发生什么大事,那就会加场,一日三人轮换着上台讲。
《西游记》这次的情况跟之前相似却又有些不同。
虽然桑榆对这本话本具有极大的自信心,但这份自信心几乎每个创作者都有,具体如何安排还得看看客们的喜好。
桑榆大咧咧地带着桑永景和桑兴嘉挑着东西进入茶楼,知道她跟自家小姐达成合作关系的魁梧掌柜眼睛都没眨一下,继续忙着手头的事。
原本还惴惴不安的桑永景见迟迟没有小二阻拦,这才彻底放下心,腰板都挺直了几分。
没急着卖奶茶,见那名姓陈的说书先生拿着线装的《西游记》上台,桑榆招呼着两人挑了处无人的桌子坐下。
先听听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再看看周围看客的反响。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