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62章(第2页)

第62章(第2页)

“能源资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在3大能源上派生出来的电力。”

“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外蒙、新疆、贵州、安南等地,不过运输压力不小,因为东部沿海的煤炭资源是比较少的。”

“煤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因为中华大地,主体是一片古大陆,“陆相生煤”,千万年的森林倒下,逐步被埋入地底深处,逐渐转换为煤层。”

不过谈到石油和天然气,李思华就不禁叹气了,她向主席说道:“主席啊,我们国家不折不扣地是个贫油国啊,前世不过发现了东北大庆、山东东营胜利等几个算得上的大油田,到了2020年左右,每年要消耗石油8亿多吨,其中超过6亿吨都要进口,自己生产的不过2亿吨左右,所以,石油是一个我们巨大的资源缺陷啊。”

主席有些好奇,问道:“如果我们的战略得以完成,国土面积达到了1460万平方公里,那么大的国土,还会缺油吗?”

李思华点点头,说道:“还是会缺油。虽然确实会改善我们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毕竟也增加了一部分。但是这些新入的国土,其实情况和中原本土一样,石油都不算多。”

她解释说,石油与煤炭不同,煤炭主要来自植物死亡后的尸骸沉积,而石油则是来自于动物油脂性的尸骸沉积。因此是“海相生油”,汪洋大海几十亿年,每年都有无数动物和微生物尸骸坠入深海,沉积入地层,被一层层地压入深处,逐步形成油田。

因此,大部分石油储藏,都在难以开采的深海。而陆地上的油田,则大多来源于沧海桑田的地质运动,海底隆起变成了陆地,下面就有可能有大油田。至于陆地上的其它油田,大多数都是因为原来是大湖大泽,类似海洋的作用,亿万年沉积,形成了油田,但这些油田的储量就比较有限了。例如我国的江汉油田,大概就是云梦泽亿万年的遗泽。而塔里木盆地,就是远古海洋的遗泽。

我国是古大陆,说白了就是几十亿年一直是陆地,因此石油就少,而煤炭就多。但是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的重要性越来越超过煤炭,因为无论是作为动力能源,还是化工材料,都有着煤炭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世界上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其次是美洲(美国和委瑞内拉等国),然后是苏联,偏偏就漏掉了我国和欧洲。我们的海军,至少需要50年的发展,所以对于中东原油,我们是比较被动的,地理上不远,但实际上鞭长莫及啊,未来对于我们进口石油卡脖子和威胁,一定会成为美国重要的对华遏制手段。

在地缘战略上,我们已经尽量弥补。有了缅甸,可以通过最短距离,进口中东原油,用输油管输送全国的工业区;有了马六甲海峡,就控制了最重要的海运路线,这个海峡是“咽喉要道”。但这一切,在海军强大起来之前,仍然是不够的。五十年之内,这一定是我们的一个大的痛点。

从技术上来看,替代原油,可以有煤变油技术,但成本高,穿越前,成本似乎是在煤炭成本再加上20美元桶左右,一旦原油价格便宜或者煤炭价格过高的时候,就会亏本。不过这一技术我们应该坚持发展,至少是一个替代选择。

然后是近海和深海石油开采技术。近海相对比较容易一些,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在进行预先性的研究,争取建国后早日实现近海石油开采,前世渤海的近海油田储量,还是不错的。至于南海这样的深海油田开采,那就至少要以50年为单位了。

远期最重要的是页岩油技术,页岩油也是石油的一种,是存储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资源,储量远超地球石油的总储量。按照2020年左右的统计,俄罗斯约有750亿桶、美国的储量则为580亿桶,中国则约有320亿桶,因此中国在页岩油方面是不缺的。不过页岩油的开采技术,前世直到2010年左右才成熟,短期是指望不上的。

李思华向着主席摊摊手,说道:“所以咯,主席,石油问题,是无法完全自给自足的,建国初期还可以,我预计不到二十年,就必须依赖进口了。所以战略只能是,自产一部分,保证军事和重要的战略用油;进口一部分,主要用于车辆运输和石化工业;发展公交系统的同时,压制国内私人汽车的大量使用,降低私人对汽油、柴油的消耗量。短期,大概只能是如此了。”

主席哈哈地笑了:“我们怎么可能没有资源缺陷,每个国家都有。我们比较倒霉一点,正好缺了那么一种最重要的。但这也许就是老天爷对我们的考验,社会主义建设,总是要闯千关历万险的。”

李思华继续阐述:

“能源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外,铀矿也非常重要,不仅是造原子弹要用铀,而且这是未来利用原子能,实现核能发电的基础。我国的铀矿储量,虽然不是最丰富,但还算好,尤其是内蒙和东北,都有大铀矿。在这个时空,如果我们的国土能够扩大,铀矿的储量就更丰富了。”

“远期值得注意的是濒临新疆的哈萨克斯坦,它拥有全球第二大的铀储量,有23。2万吨,占全球储量的15%,而且哈萨克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号称有760亿吨。所以新疆的发展也是长期战略性的。这两年我们开始在抢运澳洲的铀矿石,不过这只是短期的应急使用。”

“粮食和能源之外,剩下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矿产和水资源。”

“我国在矿产方面,已经是难得的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了,缺乏的种类很少。这是1460万平方公里广大领土带来的优势,与苏联同样的优势。不过还是有一些重要的缺陷。”

“第一是铁矿,我国铁矿石的储量是足够的,我穿越前勘探出的总量已经高达800亿吨,但是品味不高,也就意味着钢铁的生产成本比较高,类似石碌铁矿这样的富矿,几乎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铁矿,铁含量在30~35%,严格意义上属于贫铁矿。而且很多铁矿的开采条件不太好,地形复杂,埋藏比较深,开采成本较高。”

“所以从市场化的角度,我国铁矿石是比不上澳大利亚或者是巴西的铁矿石的,他们很多铁矿,挖土下去没有多深,就是含量70%的富铁矿石,所以成本极低。这是老天爷给吃的饭,谁都比不上。”

“未来战略上我考虑,要将钢铁生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国内铁矿,用补贴的方式进行支持,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另一部分是在沿海,建立若干利用进口铁矿石的大钢铁厂,充分利用海外铁矿石低价的优势,大量生产钢铁,用以发展对外贸易使用和国内民用事业发展。总体是“以我为主,海纳百川。”等到渡过了钢铁使用的高峰期,至少是70年以后,再逐步缩减对海外铁矿石的依赖性。”

“第二是铜矿。我国铜矿的情况,其实与铁矿很类似,总体储量也不少,但开采和加工成本高。国际上铜矿主要分布在南美和澳大利亚,它们具有同样的优势——品味高、开采成本低。所以对于铜矿石的利用,应该是与铁矿石一样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需要进口的金属矿石,都必须建立起国家统一的采购体制,用国家的力量去压低成本,而不能让沿海的金属生产企业,搞所谓的纯市场化操作,那一定会造成彼此之间抬价,让西方国家利用,会导致损失巨大。”

“其它部分矿产资源,也存在一定的需要从海外地区进口的情况,这也是开展国际贸易所必须的,否则难道光是从我们国家向外卖产品吗?我们的进口,自然应该以工业设备以及便宜的工业原材料为主。”

一口气说完了这些,李思华喝口茶,休息了一会,正好让主席思考一下。过了一会,主席从思考中抬起头来,掐掉一支烟,说道:“这些资源,就是以后我们国际战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向,你以前和我说过非洲与亚洲在资源上的互补性。非洲未来的重要性,在经济上确实就是补充资源的不足。”

李思华点头同意,两人讨论几句后,李思华继续阐述她的资源战略。

“主席,最后最难的一个资源,就是水资源,要很好地利用我们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广大国土,最需要的就是水资源。”

“在我原来的时空,中国的总水量高达2。8万亿立方米,但其实分到每个人的头上时,却只有平均2240立方米,在全球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里面,接近倒数前十名。总的水资源不算丰富,在西北地区,就更是紧缺了。”

“这个方面,前世国家做过的努力,主要是南水北调,这个工程规划建设50年,总投资预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是人类所计划过的最庞大的建设工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