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09章(第2页)

第109章(第2页)

对于堡垒工事群,这一点西华倒是一点都不怕。时代已经不同了,在今天的重火力面前,再坚强的堡垒也挡不住例如列车巨炮这样的攻击。真正头疼的,还是日本海军的支持。

此时日本海军的舰炮,比较好的舰艇例如“陆奥”号战列舰,该舰在距“目标”5千米时,命中率达到13。5%,而在20千米的距离上达到20%。整体上,日本海军主力舰的平均命中率达到了14%。不过不讲究精度的话,最远的舰炮(305MM)能够超越27公里的射程,在30公里左右,使用得最广泛的203MM舰炮,射程则在25公里左右。

这样射程,加上海军舰艇的机动性,使得西华的重炮群自身难以构成对日本海军的威胁,而其大射程超过了绝大多数的西华陆军重炮,所以难以取得炮战的优势。

预估日军在青岛战役期间,其海军动员百艘舰艇都是可能的,其炮群的密集程度,并不会低于西华多少。

岗村正是围绕着日军的这个优势来筹划“青岛保卫战”的,在战略上,其实守住青岛已经没有意义,但日军高层谁都不敢要求放弃青岛,这是“皇军勇士”的鲜血换来的,岗村也不敢,其实他也不舍得。

他已经干脆利落地放弃了整个山东和河南的防御,在黄河被突破后,这条防线的意义就已经失去。在黄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一系列作战中,日军损失总计约27万多人,他原来的80万军队,还剩下了不到53万,在此期间,日本本土给他的补充大约还有10万人,所以他本来的兵力还有63万人不到。

但岗村认为,按照当下西华的火力优势,日军在青岛外的防御意义不大,舰炮掩护不到的地方,终究会被西华击破和消灭,所以青岛战役,他只留下了18万人,他觉得在海军支持下,青岛要是能守住,18万人也可以守住;要是守不住,63万人也守不住,而且地方也展不开。

所以总数高达45万的兵力,在黄河北突破之后,就被他干脆地通过海军,逐批转送连云港登陆,意图击败防御的国军,然后一路向宿迁、宿州和徐州方向,重新建立对西华的防线;另一路向淮安、三河湾和淮南方向,击破国军在苏北和徽北的防御,掌握整条淮河防线,同时逐步进逼长江,与长江以南正在进行淞沪会战的华中派遣军形成呼应。

在这两路“淮河派遣军”中,自然是淮安-三河湾-淮南这一路是重点,大约派遣30万人;而宿迁徐州方向则是“弹性防御”,用来阻碍西华军南下的速度,所以只有15万人,意图通过徐州宿迁地区,大量的淮河支流形成的大小河流,逐次抵御后撤,以便日军主力在淮河建立完整防线,并占领淮河与长江之间的广阔地域。

甚至青岛这里交战不利的话,岗村也会将青岛守军,再次海运南下,补充淮河防线。

不过岗村的如意算盘,注定只能实现一半。李朴的二野,东进的速度极快,前锋已经接近了亳州。由于亳州此时在国民党中央军和桂系军队的联合控制之下,二野没有进驻亳州,但已经朝向蚌埠进军,只是在等待西华中央与蒋介石政府的协调结果而已。

实际上岗村的徐州-宿迁15万人的方面军,已经非常危险。因为三野的一部即刘志丹第11集团军,已经接近了徐州方向,等到二野包抄过来,就很可能把这15万人包了饺子。

不过岗村此时没有那么明确的军事情报,他的注意力,仍然在组织青岛防御战上。

站在西华的立场,青岛是必须拿下的,否则后方有那么大一颗钉子,怎么能够忍受?但常规的攻城套路,这一趟就不太好使,所以打破这个困境的办法,主要就是从空军想办法。

这一战的空军对手,主要是日本海航,在料敌从宽的尺度上,就算其10艘航母全部出动,则可用战机包括战斗轰炸机在内,此时的总数也不到600架。

日军的陆航方面,如果从连云港这些地区支持,目前机场的数目不够,不过这可能改善得比较快,料敌从宽,算个1400架。

即日军能够出动的战机总数,不会超过2000架。

西华的战斗机总数,经过9月、10月的连续爆兵,总数已经超过3000架,而青岛战役,则计划使用2000架,1000架对付日本最精锐的海航,而另外1000架以其性能优势,足以驱逐日军陆航的战机。

对付日本海军的关键,就是轰炸机群。这一次算是倾囊而出。

赤龙JU87俯冲轰炸机群500架:用于对于日军在青岛近海支援的舰艇,即那些试图用舰炮轰击我军的战列舰等,它们必须靠近青岛附近30公里甚至是20公里以内。

红龙JU88战斗轰炸机群300架:用于在战斗机与日军舰载机的格斗过程中,袭击日军航母,这种轰炸机对付航母还是比较适合的,航程高达2000公里,速度很快,能够保持500KM小时以上的时速,在高射炮下的生存力相对较强,最重要的是其载弹量,可以携带500KG的炸弹4枚或者1000KG的炸弹2枚,如果命中航母,一弹致命也是可能的。而且JU88还有2门20MM机炮,空战能力也不错,二战中盟军曾经认为它们是最难击落的德国飞机。

JU88机群之中的80架,还换装了鱼雷挂架,装载4枚500KG鱼雷,这是从德国一体引进的,不过此时的鱼雷还是使用的德军原装,西华的鱼雷工厂还在建设之中。不过这种鱼雷攻击机也有西华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世界上第一型的机载厘米级超短波空中侦查雷达!这是西华科学院成立4年多以来,在无线电领域上的最大成就,西华的雷达技术,开始走在了世界前列。机载雷达的使用,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了攻击的精度,并易于发现日军的舰艇。

日本海军此次确实也算得上“倾巢而动”,10艘航母中的8艘,包括最大的赤城号和加贺号都参与了青岛的行动,其它苍龙、飞龙、瑞鹤、祥鹤、祥风、瑞风这6艘较小的航母也参加行动,集中了舰载机500多架。

战列舰10艘中,也来了6艘,加上巡洋舰18艘和驱逐舰76艘,日军总共出动了可以远距离炮击的战舰100艘。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辅助舰艇,例如扫雷舰、运兵舰等。

所以此次日海军的出动,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军的将领们,也想借着此次的作战彰显日本海军的威风,在他们内心,很想借着这一战,压倒陆军,这些陆军马鹿,连战皆北,已经把皇军的军威,都丢到马里亚纳海沟里去了,只有海军,才能挽回帝国的威严。

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官永野修身,这个时候也是踌躇满志,他受到海相米内光政的嘱托,一定要打出海军的威风来。他对西华隐隐有着蔑视,一个连海军都没有的国家,如何能够应对全球仅次于英国海军的日本海军的攻击?

永野是日本海军的老前辈,曾任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校长,在日本海军的威信很高。他早年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两年,为日本海军引进了道尔顿教育法。后来在海军兵学校的时代,就是他终结了学生被动的强制注入教育,禁止体罚,提倡自习,形成了著名的日本海军“江田岛精神”。日本海军的诸多著名将领,都是他提拔的,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山本五十六,现任日本海军次长。

所以永野是日军中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过战争中出色的将领,其实很少有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未来发动对美国的海军战争,他是最主要的支持者,而米内光政则是最主要的反对者,战略眼光的差距,不言而喻。

10月26日,三野集中了第9、10、12这3个集团军,对于青岛的攻击战全面展开。在青岛周围紧急修筑的几个野战机场(实际上主要是用于转场加油),集中了西华的空军主力。

战役的展开,一开头就是大空战!不把日本海军赶走,西华的重炮攻击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例如重炮群在开火时,被日本海航侦察兵确定了方位,几艘舰艇的超远程速射炮一顿轰击,就可能摧毁了重炮群。

没有什么试探性的攻击。由于日本海军的狂妄,现在除了航母以外的多数日军战舰,都在离开青岛海岸20公里左右的海面上。对于西华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