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13章(第3页)

第113章(第3页)

波兰是个不错的筹码,让苏联人参与进来,分给他们一些骨头,他们就会认为德国无意进攻苏联。

远东已经打成了尸山血海,但是那个西华,已经明显占了上风,日本人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当他们打败日本人的时候,会是德国很好的一个潜在盟友,需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让他们牵制英国的力量。

希特勒走到了办公室世界地图的面前,用手抚摸着欧洲大陆的画面,轻柔专注得仿佛是在抚摸自己的情人,雄心壮志,溢满心头。

苏联莫斯科,克林姆林宫。

斯大林叼着烟斗,他严肃地阅读着关于近期德国的军事情报,内心非常烦躁。

形势已经很明显,德国即将占领奥地利和捷克,德国的力量,将因此而继续扩大。英国和法国还在装孙子,他们实际上是在纵容德国的侵略!

事实证明,他此前计划的,联合英国和法国,形成针对德国的“三面压制”策略是失败了,虽然英国和法国表面上,也有些政治人物,表现出对苏联建议的兴趣,但那都是表面的、伪装的。

他们的目的已经逐渐清晰,那就是试图“祸水东引”,计划将德国力量的矛头,引导到针对苏联,苏德大战,将是英法或者还有美国,梦寐以求的结果。

斯大林看了一看墙上的地图,地理上的形势,简直是一目了然,一旦德国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剩下的斯洛伐克,可能会在德国强大力量的压力下,完全倒向德国,或者成为德国的一部分,或者变成其保护国。那么波兰就被突出了出来,德国将三面包围波兰,波兰就将变成德国明显的下一个目标。

斯大林很讨厌波兰,其实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没有不讨厌波兰的。

这是400年的仇怨了,16世纪波兰人最强盛的时候,俄罗斯就是他们欺凌的对象,波兰占领了大片的俄国土地,曾经几次占领莫斯科,多少俄罗斯人惨死在波兰骑兵的刀下。

当俄国强大起来后,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从1772年打到1795年,终于消灭了这个国家,完成了复仇的夙愿。可是在法国拿破仑皇帝崛起后,又重建了波兰,让这根搅屎棍,再次成为恶心俄国的工具。当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50万大军中,就有10万人是波兰人。

在拿破仑失败后,俄国再次占领了波兰,沙皇也同时变成了波兰国王。可惜这一切的成果,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消失,那个该死的波兰又回来了。他们还趁着苏联刚刚建立,红军还非常脆弱的时候,在1919年击败了苏联红军,通过所谓寇松线,将国境线向东部扩了200多公里,这是苏联迄今为止最大的伤痛之一。

所以斯大林对于波兰是极为仇恨的,巴不得他们倒大霉,如果不是顾虑欧洲列强,现在已经强大起来的苏联,早就已经出兵波兰,收复国土,并消灭这个极端反俄的反动政权。

可是斯大林也不得不担心,波兰可是苏联与德国之间最后的缓冲地,一旦德国占领了波兰,那就意味着,德国与苏联边境之间的直接接壤,德国对于苏联的威胁,将因此升高到非常的程度,英法恐怕对于这样的结果反而是高兴的,这无疑将是对苏联巨大的危险,是接下来苏联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不能让德国自如地占领整个波兰,或许苏联应该与德国谈判,瓜分了这个垃圾国家?获得部分的原波兰领土,就可以将苏军的防线往西推200公里左右,这样对于苏联的保护,就大为加强。

斯大林越想越有道理,既然联系英法没有结果,人家对苏联满腹仇恨,不愿合作,那苏联就应该和他们的对手媾和,让德国的军事矛头,反过去对准他们。斯大林可不相信,德国会放过法国来进攻苏联,完全没有道理嘛。

西边是德国,斯大林又想起了远东事变的发展,西华与日本的战争,已经半年了,事前谁也没想到西华居然如此强大,他们完全是将日军压着打,按照苏联的情报,日本陆军的损失已经接近百万,可以说最精锐的日军部队,几乎已经被西华消灭了大半。

而西华表现出的陆战能力,则让人感到震惊,按照观战过西华战斗的苏联武官等的情报,西华的装备水平甚至超过了同期的远东苏军。大量的战机、轰炸机、重炮、坦克、装甲车、重卡,甚至就连步枪,都是美国最新型的加兰德。西华军完全是一只已经实现了基本机械化的欧洲标准陆军,他们与德军的渊源颇深,战机和轰炸机,完全是德军最新的现役装备,甚至还发现有德军都没有武装的装备。

按照综合的情报,西华得到了一个美国安华财团的全力支持,他们获得的德国装备,也是因为这个财团在德国投资了大量军工企业项目,并且协助西华采购。当然这些情报,就让斯大林很迷惑,为什么这个财团会支持西华呢?他们交换到的是什么?

不管内幕是什么,西华正在越战越强。根据最新的情报,他们对于长江以南的大会战即将展开,情报机构的判断是,如果日军此战失败,日军侵华的企图就宣告彻底失败,而且必然会被西华从中国驱逐出去,甚至其占领的满洲,也很难保住。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国,这是清廷崩溃以来的第一次。

这也让斯大林感到焦虑,出现一个统一中国,对于苏联远东的稳固,是非常不利的远景。该如何办呢?斯大林思考中。

历史车轮的滚动,让整个世界的喧嚣,似乎都陷入了暗影之中。

第182章真理与打过长江去?

从1938年的1月到2月,无论是西华还是日军都在拼命备战。

但问题是,备战准备的是什么?普通人可能不假思索地可以说出,武器弹药和粮草医药,这些当然是基础,然而也只是基础,真正的备战当然远不止这些。

从西华的角度准备江南的会战,无非是两个层次,第一是如何顺利完成渡江;第二则是渡江以后如何作战。

西华军队如何渡江的问题研究得非常充分。

渡江的第一个困难是军舰。长江大部分宽度在2~4公里之间,有些地段宽度达到了几十公里,使得中型军舰以上都可以航行,所以需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当然就是解决掉日本的海军增援,如果让日寇的军舰在长江自由来回,那么舰炮一响,糜烂十里,渡江也就不用打了。

渡江的第二个困难,是消除日军的远程重炮威胁。这些这重炮最远可以布置到离开江岸十五公里左右,在规模和性能劣势下,日军的重炮很可能并不以压制我军重炮为主,而是控制江防为主,设想在我军搭建浮桥的时候,重炮轰击长江之内,一旦命中,浮桥自然会崩塌,渡江中的我军也必然会死伤惨重。

渡江的第三个困难,是日军在对岸的防御阵地,这是主战场,敌军必然构筑四通八达便利的交通线,按照前轻后重的布置,与我登陆部队反复争夺岸边阵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