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21章(第2页)

第121章(第2页)

朱朱德在兴奋之后,脸色转为深沉,他想起了当年牺牲的前妻吴若兰,她没有能够看到今天革命即将胜利的大好局面,是多么可惜啊!他摇了摇头,把这些思绪抛开,冷静地说:“日军的垂死挣扎,非同小可。其主力目前损失不大,虽然已经陷入困境。需要提醒前线同志们,谨慎和坚持。”

毛泽东跟着说:“发报给前线指挥部彭、林、叶、李,中央军委祝贺他们的突破,望再接再厉,冷静沉着,坚决彻底地打垮日军的反扑。宜将剩勇追穷寇!”

冈村宁次,这个时候则陷入了绝望之中。

中华军从锦州战线侧后,正向锦州逼近,他手中的50万大军,在中华军一野的连续打击下,已经死伤数万人,但现在还必须加强后方阵地,否则等到中华军四野,从后方夹击锦州,日军必将崩溃。

可是这样前方阵地就更加薄弱了啊,岗村长叹一声,绝境之下,他也激发了凶性。他将锦州日军的参谋长武腾章找来,两人商量了一下,都明白日军已经陷入了绝境,如果从海上撤退,还能撤出一些兵力,但也很困难,因为中华军的空中优势太大了。所以就是干脆死战,大家都战死在这里好了,以身殉皇国。

岗村的判断是,在日军再次分兵后,当面的中华军一野,必然开始全面进攻,所以已经无所谓后方和前方,只能是均衡配置兵力,无论是南面还是北面崩溃了都一样。

中华军从后方进攻的方向,是双羊、大薛一带,他让武藤章率领17万日军6个师团固守,告之全军这是拼死一搏,没有退路。两人约定,高天原再见!意思就是“成神”,大家都去死!

锦州防线的南北两端都进入了激烈的攻防战。

粟裕的坦克装甲兵团,终于在10月19日开始行动,他们从东大屯一带迂回锦州北面,然后从锦州北,犹如刀子插入牛油一样,以狂暴的攻势,截断了日军南北方向两个集群之间的联系!然后他们选择了日军北面集群作为主攻方向,林彪四野也适时发动了对日军北集团的总攻,双方南北夹击,力图首先歼灭日军北集团!至此,“四饼三馅卷大饼”的战略意图全面实现,实际上已经是五饼四馅,因为粟裕兵团的穿插,又将核心之馅的岗村锦州集团,硬生生地打穿分割成了2大块!

日军已经知道覆灭在即,在长期的武士道法西斯主义教育下,这个时候他们的士气并不低,当然并不是普通的士气,应该说是决死的“死气”,在日军侵华的战略彻底失败之际,这些侵略者不甘心其意图的彻底失败,因为那样对他们而言,确实比死了还难受,所以现在,就干脆去死!

10月底的东北,已经开始雪花飘飘,白山黑土之上,到处是殷红的鲜血,雪白映衬着血红。

中华军知道日军还有最后的一股气没有发泄,这个时候正是最猛的时刻,因此打得极有耐心,尽量发挥重炮的优势,只有粟裕的坦克装甲兵团,不断机动攻击,将日军切割成一个个小块,通过猛烈炮击打垮再打散,然后步兵去消灭残余的敌人。

在这个阶段,中华军重点打击的是日军通过战壕和道路的交通节点,意图彻底瘫痪各部日军的调动。在狂暴的打击下,不到三天的时间,日军就有超过一千个交通节点被破坏,使得日军无法进行撤退、补给和调动。

在前线,白天是装着犁刀或者沉重滚轮的工兵坦克,作为先导在雷场中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晚上,则使用大功率探照灯和照明弹,令日军睁不开眼,继续引导中华军的向前推进。

日军步兵频繁使用反坦克地雷、炸药包、掷弹筒以及其他类似的近程武器,来打击进攻中的中华军坦克装甲和步兵。绝大多数中华军的指挥官,都会绕开这些孤立而坚固的日军据点,继续向后方突击。摧毁它们的使命,则交给了爆破步兵,他们会炸毁一切的据点。

每当中华军打出日军战线的一个缺口,就会引出日军的大量敢死队,它们凶猛而不断地反冲锋,与进攻中的中华军缠在一起,拼死决战,中华军的损失也很惨重,但是,胜利的决意,让中华军毫无退缩之意,进攻、进攻、再进攻!狂暴的攻势,一浪接着一浪,永无停歇!

到10月26日,实际上锦州防线上,无论是日军北集团,还是南集团,都已经被切割成了无数分裂的小块,他们被中华军重兵包围,耐心地用火力敲开“外壳”,再逐次消灭。岗村实际上已经无能指挥大部分日军,因为通讯都已经被打断了,他也无所谓,早就预料到的,无非就是一死而已!

在前两天,他已经向关东军的总部和本土的日军大本营,拍发了他的“绝命电”,指出日军在东北的会战已经失败,日本应该以保存日军的元气为主,尽量将军队撤往朝鲜,或者用海船接回本土,接下去的作战,对于日本来说,只是无谓的耗损了。至于他本人和锦州日军众将官,已经决心死战到底,就死在锦州前线上,为防通讯中断,所以提前与诸君永诀!

他发到日军大本营的绝命电,杉山元并没有呈报给天皇裕仁。因为他明白,岗村的建议,在日本当下,那是完全的“政治不正确”。日本从上到下,谁肯放弃满洲呢?那一定会被骂成国贼,会被“天诛”的,如果不是岗村决死之心已下,就连他杉山元本人,也会严厉斥责,前线指挥官岂能畏战?

岗村的绝命电,在关东军总部也同样石沉大海,梅津和本庄繁其实很清楚,岗村说的是对的,但谁肯担这样的责任呢?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些日本士兵,全死在东北,他们这些高官跑回日本,也最多是退役,不会有生命危险,毕竟为皇国奋战过了嘛,但要是一力主张撤军,保住了一些军队,却会被日本高层推出来作为替罪羊,成为全日本最嫌恶的对象,按照日本政治上的惯例,必然遭遇“天诛”,有的是人要用他们乃至他们家族的性命来泄愤,所以他们何苦呢?

岗村是因为自己不想活了,决意死战,所以才敢说这样的话,所以何苦去扩大呢?梅津和本庄繁,都决定装糊涂。中华军又没有值得一提的海军,日本本土还是安全的,他们还有在日本本土的前程和利益。

锦州前线,鏖战到11月1日,在粟裕兵团和林彪四野的夹击之下,日军北集团终于覆灭,近20万日军灰飞烟灭,打到最后,实际上有不少的日军试图投降,但中华军懒得鉴别,谁知道他们的投降是真是假,都打到这个份上了,一体消灭就是了。

消灭日军北集团后,林彪四野迅速从北面合围了锦州地区,日军岗村南集团,全面陷入了一野与四野的合围重击,覆灭在即!

其它几个方向上,到10月29日,三野第9和第11集团军,首先突破了日军的松原防线,日军且战且退,到11月7日,三野3个集团军及其它部队近50万兵力,将日军30多万剩余的军队,合围在了哈尔滨!残酷的巷战开始!三野仅仅修整了一天,就向哈尔滨展开了连续突击!

二野在攻克了双辽之后,11月10日,切断了四平与公主岭之间的道路,留下第5集团军围攻四平,其余2个集团军,则朝向公主岭这个长春最后的南大门,展开攻击!

11月14日,日军锦州南集团终于覆灭,岗村用手枪自杀身亡。加上朝阳防线,日军原来在朝阳-锦州防线的70万军队,绝大部分覆灭,朝阳方向,大约还有六七万人逃离,但锦州方向,能逃掉的人不足万数。

日军最后的兵力,逐渐被迫向着东北最大的三个城市,即哈尔滨、长春和沈阳集中,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即在这三个城市,试图展开长期的巷战,以拖延时间来疲敝中华军,等待合适的反击时机,虽然谁也不知道凭什么还能反击。

在这3个最大的城市,哈尔滨日军还有不到30万;长春日军最多,接近40万,不过有部分还在公主岭方向抵御中华军,尚未实现对长春合围;而沈阳的日军最少,加上从朝阳和锦州前线逃回来,也只有20万出头,很明显,由于此前沈阳的日军,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朝阳-锦州防御,因此现在守军就不足了。

其余日军在中苏边境的郓春西到海拉尔的边境上,大概还有个十几万,这些军队,原来是防御苏联人的。对于三座城市,其实无法也无力支援。

不过兵力有富余的中华军,并没有因此采取什么重点进攻沈阳的方式,而是全面合围3大城市。一野包打沈阳,六野则加速行军,准备与二野合围伪满洲国的首都长春,而四野则需要长途行军,如有必要配合三野包打哈尔滨。不过黑龙江的地域广大,在占领3大城市后,占领整个黑龙江仍然需要时日。

哈尔滨的巷战是最先爆发的,日军对哈尔滨的经营很久,现在更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日军以松花江为天堑,在哈尔滨构筑了三道防御地带,纵深达到20~40公里;整个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这三道围郭之内,是无数的战壕、散兵坑和火力点。

此时在欧洲西班牙,从1937年2月开始的马德里保卫战,已经打了快2年了,但是马德里仍然没有陷落(后来是1939年3月陷落)。所以日军在长春、哈尔滨和沈阳,都声称这将是东方的“马德里”,永不陷落之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