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29章(第2页)

第129章(第2页)

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

……”

教战士们唱完这首《咱当兵的人》,赵云腾站起身来,几个月在热带的摸爬滚打,原来的“玉娃娃”终究也黑了不少。从小的营养好,他此时的身高,已经有大约1。63米,虽然年纪小,但并不比普通的士兵矮,所以他坚持自己的负重和战士们一样,都是20公斤以上,行军的时候又到了。

现在是10月的雨季末尾,雨水还是很多,这个时候的山地军事训练,尤其艰苦艰,赵云腾一辈子还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好在总算咬牙坚持下来了,每一个好兵,都是这样磨练出来的。

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名义上开始了,不过近期是很奇怪的“静默战争”,双方虽然宣战,但谁也没进攻谁,英法就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和苏联瓜分了波兰。

前世赵云腾就研究过这事,按照他的想法,这个时候英国和法国都是懵的,他们此前的战略完全失败了,德国没有去进攻苏联,反而在8月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且约定了共同瓜分波兰,苏联取得了未来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的领土。

战略失败,就意味着战争,可是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当然都不愿意与德军开启大战,他们此前的一切努力,不就是为了避免开战吗?所以只要德军不动手,他们仍然在犹豫和侥幸中,直到德军继续地扩张,他们才明白过来,全面战争已经无可避免,所以这几个月的犹豫,也就可以理解。

对于新中国,9月1日的欧洲宣战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思华预测的世界大战,确实已经开始了。“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军队备战的准备,也就陡然加速。

在这样的背景下,9月赵云腾就被安排,提前进入了他实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山地战训练。

整个藏南(东部七邦)地域,包括缅甸的克钦邦、钦邦这些地域,可以说都是山地,山地战训练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实际上,他所在的第19集团军最大的特色,就是山地战,全军9个师,就有3个师,是专门的山地师,而其余6个师,也全部经过山地作战的训练。

热带山区作战,最大的特点就是耗费体能极大,体能要求很高,就是这方面的要求,让赵云腾吃够了苦头,虽然他身体底子很好,可毕竟才13周岁,长得高但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体能还远未达到青年的巅峰。大家很照顾他,他最小嘛,可是山地战的特点,就是很难照顾个别人,例如无法乘车只能徒步,所以赵云腾也只能自己坚持。

山地兵的训练,各项登山技能自然是基础,包括攀岩、延绳滑下法、识图作业等,但远不止于登山。例如山地起伏,导致气候多变,每天白天可能热到发晕,可是晚上有的地方的气温,难以想象热带可以冻死人。还要学会快速搭建隐蔽所和依靠指南针行军,这是非常必要的生存设施。

这些训练,总让赵云腾想起前世的“荒野求生”,其实完全不是一码事。军事上的需求,当然与荒野求生不一样,例如大家需要学会攀岩,但山地部队绝对不主张行军攀岩,不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吃饱了撑的才去攀岩呢?山地部队是需要背负沉重的装备在山区作战的,攀岩的话,设备怎么办呢?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再难上加难。

渡过了期初的困难,赵云腾就开始爱上了山地兵。他觉得,在山间清新的空气中,闻到火药味以及步枪撞击肩膀的感觉,让人感到无比愉悦。

甚至那些一刻不停地跋涉一整天的残酷训练,也让他偶尔感觉到诗意,红色的晨光照耀着队伍,前去完成野外射击和其它训练;晚上在星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山村,跨越茂盛的田野,一公里接着一公里地,沿着宁静而又美丽的山峰向前进发。

调动、训练、行军,以及更多的行军,赵云腾觉得这样的部队生活,是如此的踏实和坚定。

他学会了好多以前想都想不到的知识,例如如何在山区中观察天气变化趋势,并保持对暴雨的警惕;例如尽量采用之字形行军路线,以降低敌军可能袭击的损失;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当地可以用来驮运装备的牲畜,在山区他们比一切车辆都可靠。

他还没有学会那些“高阶技巧”,例如特种工兵的技能训练,例如将堵塞道路的落石用炸药清除,或是在山区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或是搭建跨越沟壑的绳桥,或是在山区的急流中搭建浮桥,或是修建碉堡及其他防御工事。他毕竟本职是参谋,而不是一线的作战士兵,那些技巧,不经过长期的训练,是无法掌握的。

这让他感慨,在人类每一个微小的领域里,都是大量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新中国山地兵的起源,在几乎10年前就起步,当时李思华从德国聘请了山地战的专业军官,来搭建起我党山地部队的雏形。在山地部队成长的过程中,实际上与德国是相互影响,很多中国的特色,开始融入训练和行动。例如高原地区的“红景天补充剂”。

赵云腾知道,德军正是因为远东的经验影响,在欧洲已经组建了庞大的山地部队。最有名的一个山地师,被叫做“雪绒花部队”——雪绒花是一种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植物。它在十分恶劣的高海拔环境下,依然能很好的生长。

中国山地师的编制,此时与德军类似,一个山地师下属若干山地步兵团,山地炮兵团,山地工兵营,山地反坦克营,山地通信营,自行车(或摩托车)营以及师直属后勤部队。两军的不同,是此时中国山地师的作战对象,是在热带季风气候中,而德军主要是欧洲高寒的山区,例如阿尔卑斯山脉。对于德军,滑雪很重要;对于中国军,防范热带山林毒物最重要。

山地部队在行动时,基本上只能靠人力运输,最多加上一些畜力辅助,因此无论是单兵装备,还是重型装备,也或后勤物资,都要充分考虑到士兵的负荷能力,编制的确定过程,就是根据这些因素确定的。

像赵云腾现在这样的“普通士兵”,负重要20公斤,实际上还有负重近30公斤的战士。他们往往是某种迫击炮或无后坐力炮的负载者,例如一门60MM的迫击炮,需要5个人来负担,有人背炮管,有人背弹药。

他珍惜着这样的训练生活,正式的任职命令已经下达,他将在一个山地营的营部参谋的职位上,正式开始他的军事生涯。

陶金瑞警惕地注视着前面很暗的小树林,他刚才分明看到了小树林中有影子闪过,他觉得那是人。

周围的伙伴们悄悄地跟了上来,他们望了望领头的“小参谋”。他点了点头,做了个手势,大家分散着朝着小树林的方向潜入。

赵云鹏的心里痒痒的,可是周围两个战士别的没管,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不让他亲自出动。

不一会,听到小树林中有惊叫声,再隔了一会,战士们带着两个人出来了,并且向他表示,前面安全,这个小树林可以作为晚上宿营的临时据点。

这里是曼尼普尔接近英帕尔平原的山区,赵云鹏的这一次行动,是为了侦查英帕尔英军基地,他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对这个基地有直观的认识。为此,他找到杜琪说项,好容易才让杜琪同意了,当然,条件就是他不能参与直接作战。

曼尼普尔是与缅甸实皆省相邻的地域,在原时空是印度东北七邦之一,也是印缅陆路通道最主要的必经之地,离开赵云鹏曾经考察过的缅甸德穆西嘎岭区口岸,不过是100多公里。在未来,曼尼普尔的英帕尔平原这里,必然是最主要、最关键的首战和决战之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