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40章(第1页)

第140章(第1页)

“作为文明古国历史传承数千年的我国,在历史研究上本来就具备巨大的优势,居然也有些人“言必称希腊”,历史学也拜倒在西方面前,实在是不知所谓,这不是所谓的开眼望世界,而是彻彻底底的下贱!”

李思华说到这里的时候,全场一阵嗡嗡声,场内一些“历史学家”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太难堪了。他们知道从此之后,他们以往的那些仿西方“历史著作”,在国内恐怕擦屁股都嫌硬。

李思华继续指出:

“作为全世界唯一不曾断档的古文明和原住民,我们才应该是阐述人类历史的当仁不让的主角,我们民族活到了现在,一些后起的蛮族,哪有我们祖先记载的史料真实?西方现在拼命在树立自己对人类历史阐述的权威,甚至不惜史无前例地造假,而我们历史学界的一些人,居然在积极地打配合,说他们是猪脑子,都是侮辱了猪!为什么我们要清洗历史学界,因为忍无可忍!”

李思华尖刻的话让台下一片喧嚣,有人晕了过去,被抬出去了。

台下的史学家陈英阁、钱木、顾吉岗等人面面相觑,面色激动,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脑子里乱哄哄的,原来是因为这样!

李思华冷冷一笑,继续说道:

“所以新中国新时代,需要的是怎样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呢?需要的就是能够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华源流为主流的视角看世界,而不是卑躬屈漆于西方假学说的面前。”

“当然,古代和过去的中国历史研究有弱点。例如几乎都是故纸堆中的研究,缺乏对客观证据即考古和古迹遗迹的研究,这是因为过去陈旧的观念,也是因为普通的历史学家,缺乏挖掘古迹的资本和队伍,国家将在考古方面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不仅要考古,还要能够对古迹进行良好的保护。”

“我一直觉得,我国研究历史的人应该是最有自信的,祖先五千年以上的不间断的文明史,无数灿若星河的历史古迹,怎么可能没有自信呢?对比一下,西方那里都是最近千年才崛起的蛮族,他们的历史相比我们,可以说是极为薄弱和简陋。可就是这样,居然也有一些软骨头、慕洋犬,实在是可耻!”

台下一些青年学生代表听得热血沸腾——我们的历史学就应该是这样,站在人类文明传承的顶峰,俯瞰万族!

梅亦奇有点敬畏地看着台上的李思华,从哲学到历史,这是何等的重塑河山的气魄,是开创万古、一洗山河的心胸!他觉得她确实有资格瞧不起过去的文史哲领域,相比之下层次确实太低了呀,井底之蛙。

梅亦奇还注意到很多学者,以及那些青年学生眼中的光芒和野心,李思华是在鼓励中国的学人“开宗立派”,在新中国的新时代,建立起新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传承,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难怪他们都那么激动了。

“以我为主,继往开往;一洗山河,重塑中华。”冯友蓝喃喃地说了几句,他的内心很激动。

第221章日本始动与苏德战争前夕

这个年代并不是原时空二十一世界那样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聆听李思华讲话的经济学家们,还有那些文史哲方面的学者们,并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进入新的最疯狂的一个时代。他们更不知道,李思华的心中,也燃烧着穿越以来最强烈的野心之火。

最不为人所知的是,日本最近几个月,内部上层建筑之间的争论,已经激烈到了何等程度。

自从1940年11月新中国启动对英法的东南亚会战,就吸引了日本上层建筑的高度关注,不,应该说是几乎全部的注意力。有人希望强大的英国和法国,能够给新中国一个教训;有人期望双方能够长期鏖战,彼此消耗,从而为日本带来新的契机;而有的日本人则是密切观察,英法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到底还有什么样的能力。

而当中国在1941年1月就结束了东南亚会战,完全在中南半岛驱逐了英法殖民势力,整个两个多月的过程,完全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很多原来对新中国忿忿不平的日本军官,看到了英法殖民军队的惨状,反而心平了,原来不是只有只日军打得惨,英国和法国现在也一样惨,大家在新中国面前都是矬子。

这就是人性,就像打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被大个子揍了,难免忿忿不平,而如果有几个人都被大个子揍了,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家都倒霉了,反而心平了。

新中国在东南亚的成功,让日本上层建筑,嫉妒得有的人眼睛发绿,而有的人则因此兴奋得眼睛发红,他们都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法国已经完蛋了,而英国在东方的力量,不堪一击!

这两年多以来,日本的日子简直是地狱,一向忍耐度极高的日本农民,都暴动了好几次,农村有大批人饿死,因为食物都被政府夺走了,下层的士兵们几乎都是满怀愤恨,对于上层的不满与日俱增。

一旦失去了中国东北,土地资源过于贫瘠的事实就表征出来,日本人对土地的利用已经达到了极限,但仍然不能够控制饥荒,近七千万的人口规模就显得太大,而朝鲜和台湾殖民地只是两个小地方,并不能解决日本的问题。现在这两个殖民地也是暴动连连,因为盘剥太厉害了。

日本的上层建筑几乎都感到,自己坐在了火山口上,民众的怒火,必须有一个出口,否则焚烧的可能就是自己,大规模兵变的可能性,已经不是开玩笑了。百姓穷到卖儿卖女,大人小孩都陷入癫狂,必须把这股疯狂的劲头,尽快宣泄。

著名的豺狼参谋辻政信,就公开地对同事们说:“日本需要战争,哪怕战败也比现在要好,战败了大家也许还会生存下去,再不战就只有等死了。”

辻政信自从听说了石原莞尔的“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计划”后,就成了这个计划的积极支持者,他游说军内,一开始很少有人当真,但是这两年下来日本经济崩溃、百姓生活困苦到发狂,陆军军人的生活也变得非常困苦,就连一向奢华的海军士兵,现在也大不如前。

这就导致岛国小民那种民族性被激发了出来,一个民族在狭小的地方呆久了,自然会有征服其他地方的欲望——狭小的地域,造就了他们狭小的心态,使得他们认为,征服就是一切。

既然打不过新中国,征服东亚大陆已经成为泡影,那就转移方向,澳大利亚计划的吸引力,开始不断上升,就连最保守的军人,也开始觉得,至少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不成问题,那里有油气有橡胶,加上朝鲜的煤和铁,日本的弱点就弥补了很大一块。

当然,石原莞尔这类比较“清醒”的军人知道,日本不可能单独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能够腾挪的地域不够,尤其是美国人,就在边上的菲律宾,肯定会变脸。所以日本的战略,要么不打,坚决忍耐。要打,除了荷属东印度,还必须包括菲律宾以及全部太平洋岛屿,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目标——澳大利亚。

这就必须是倾国之战了,日本已经一败于新中国,如果二败于美国,日本能否存在都不一定了,可是如此忍耐下去,日本势必“自然”地沉沦,强大的海军,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而现在,日本的国力,已经无力支撑海军强大下去。

要是失去了海军的保护,单单考虑到中国的报复,就会让所有日本人恐惧得难以想象,从新中国的风格看,他们的领导人,可不是那种讲究“以德报怨”的傻子,而是报复心极其强烈的,南京长江南北的两座镇倭塔还在呢,东北又添了2座。

赌吧,赌上国运,赌上一切,不在沉沦中爆发,就在失败中如樱花般凋谢。这种心态逐渐开始在日本上层,也在日本军队和国民中蔓延——与其痛苦地慢慢死去,还不如痛快地快快去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