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43章(第2页)

第143章(第2页)

众人的心中都是一沉,朝鲜的情况大家心知肚明,当初中国没有进攻朝鲜,只不过是顾忌苏联,而不是担心日本的力量。现在中国把苏联从远东赶走了,当初“三国博弈”的局面就不存在了,苏联现在被德国打得狼狈不堪,不说最后失败,至少最近几年是不可能考虑再干涉远东了。朝鲜是个半岛,陆地与中国东北相连,日军如何能抵御中国庞大而精锐的陆军呢?这是个死局!

此时的日本陆军,勉力维持着18师团制,相对于中国超过500万的大陆军,即使是最狂妄的军官,也不认为在朝鲜,日本还有胜机。

可是日本的殖民地,就只剩下了朝鲜和台湾。台湾由于海峡的存在,似乎中国暂时还拿日本没办法。朝鲜就不同了,日本如果再失去朝鲜,国力就会进一步下降,简直是死到临头了。

桦太岛是苦寒之地,经济上没有利益,可是战略上非常重要,如果被中国夺取了桦太岛,桦太岛就变成了中国军队的一把刺刀,其在日本北方的兵锋,直指北海道,日本本土,就直接在中国军队的威胁下了。

桦太岛与北海道之间的宗谷海峡,南北最窄处宽约42千米,如果中国军队在桦太岛上部署其强大的空军,就能够全面轰炸北海道。这太可怕了,这就意味着日海军不一定能够保住北海道,而如果中国占领了北海道,那日本本土?在座的日本军官们,都不敢再想下去了。

有忿忿不平的军官,又想说七千万人的决死一战,可是都咽了回去,决死一战又如何?中国那么多人口,在乎吗?决死一战,可能就是日本的末日。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当你痛打他一顿后,内心就服气了,恐惧超过了疯狂。

杉山元叹息一声:“所以日本未来的存亡,就在于我们今日的选择了。”

日军高层的讨论,进入了对美战争的部分。他们都很清楚,这也是九死一生的拼搏。但很奇怪,几乎已经没有人提议与中国拼死一搏了,目标只剩下了美国,似乎美国相比中国,日本有更大的机会去战胜,而此时国际上所有的认知,都是美国才是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它还没有开始扩充大规模的军力。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计划”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以前还有很多人顾虑这个计划太过疯狂,但现在很多人认为已经无路可走,日本只能考虑转换“国基”,日本列岛在中国重新崛起后,变得极为危险,中国从桦太岛一路依靠空军力量逐岛进攻,占领日本本土,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妄想,而是现实的威胁了。日本,必须自身进行最残酷的选择。

如果说英法顾不上对中国占领远东的关注,那么还有一个国家,即德国,对于中国占领远东很不高兴。希特勒为此大发雷霆,他认为中国充分地占了德国的便宜,是德国士兵的英勇奋战,让苏军遭受惨重损失,才使得中国得到机会,收复了他们失去的远东,这是德国人的贡献!中国的便宜占得太大了!

但是冷静下来,他也觉得无计可施。难道与中国搞坏关系吗?中国此时对德国是有益的,美国已经制裁德国,很多战略资源,只能是来自中国,而很多民生物资,也开始依靠中国的供给,双方没有利益冲突,是互补的。

希特勒只能是按捺下心中的不满,他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要和中国算一算这本账。没有人能够占大德意志的便宜!

第226章太平洋战争的始动

1941年10月23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向日本参谋本部阐述了他的最后战略。

山本是指示着地图阐述的,他的太平洋战争战略并不复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太平洋群岛争夺战。本来最好的策略,是先进攻英荷殖民地即东印度群岛,先不马上向美国挑战,以免美国马上对日本宣战,但问题是在地理条件上不现实。

因为日本如果先进攻荷属东印度,那么美国通过菲律宾殖民地,以及马绍尔群岛和帕劳等太平洋岛屿,实际上对日海军的航道构成钳形制约,随时可以切断日海军通往荷属东印度之路,或者切断日海军与日本本土的联系。这是在赌博日海军进攻英荷,而美国不会军事干涉,冒的风险太大了。

所以只能是先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所在的夏威夷珍珠港,争取先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力量,然后在后太平洋上攻占多个岛屿,这些群岛,正好将美国本土,与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之间隔开。

因此建立群岛防线,就能为澳洲大分水岭计划(简称“大计划”)赢得时间,他预计如果日海军成功,就能够为大计划,赢得至少一年的宝贵时间。

二是南洋和澳洲大会战。这当然是主要的会战,地理上非常清楚,以台湾为出发基地,最近的是菲律宾,以及马绍尔群岛等几个太平洋岛屿,因此第一阶段是攻略菲律宾和这些岛屿,为了节省时间,需要几乎同时袭击距离较远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五大岛屿,从而实现与澳洲的接邻,荷属东印度此时的油气产能高达800万吨年,日军可以立即得到石油和橡胶的补给。第二阶段才是渡海进攻澳大利亚,实施日本大移民的澳洲大分水岭计划。

山本清醒地指出,从长期而言,由于美国的工业力量非常强大,相比日本是十倍以上的差距,海军突袭成功,美国最多也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能重建其更强大的海军,日海军的长期优势,并不乐观,但海军将尽最大的努力。

所以时间很重要,尤其是对美一旦开战,日海军将陆军送上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后,必须尽快结束战争,以使陆军的主力尽快集中到澳大利亚方向,争取一战成功,击败澳大利亚军队的主力,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在美国海军具备重新干涉之前,实施大计划。

山本计划的着眼点,是美国此时虽然已经从“中立国”,转变成为明显支持英国的“非交战国”,通过“租界法案”等向英国提供各种战争物资和资本支持,对德国的态度已经转向了明显敌对。但毕竟没有对德国宣战,成为英国的正式“战争同盟国”。

因此美国到目前为止动员的军事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突袭成功,美国再强大,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疗伤和扩军,这就为日本争取了时间。

经过1939年到1941年,虽然日本财政非常困难,但还是补全了海军的实力,将在中日战争中损失的舰队,补充到了原来的程度,还有一定的扩张。1940年已经补全,而1941年迄今,下水舰艇48艘(包括航母5艘、战列舰、巡洋舰各1艘)。

石原则汇报了陆军的准备,近期已经开始动员,预计扩军到200万左右,实行70师团制,经过3年的时间,日本的军事人力资源有一定的恢复,毕竟又有3年的少年,变成了可以当兵的青年了嘛,日本最大可以动员的军事人力资源,恢复到了500万左右,虽然比起高峰时候的700万还是少了200万。这个时代的出生率很高,日本一年新生儿数量就超过100万人。

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的战机,也恢复到了5000余架的水平。

日本之所以在中日战争失败之后,还能进行这样的扩军,主要是过去从中国掠夺财富的积累,这弥补了破产的财政。在失败后,他们对于向西方各种战略物资的采购,反而变得更宽松,美国也放松了对日本的警惕,一个失败的国家嘛,只要有钱,都可以卖。

日本军部的各位大将,在前期都逐一拜访了日本的各大财阀,主要就是为了推销这一次赌上国运的军事债券,让大家都把过去掠夺的资本拿出来,未来以荷属东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利益偿还。否则的话,日本失败了,大家反正也保不住。这样的做法,还是搞到了不少的资本。

当然,这是一锤子买卖,但支撑日本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军事力量,也勉强够用了。

根据日海军与陆军的合议,日军计划大计划开启的时间为1942年3月7日,日海军将在那一天袭击美国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军事基地,争取消灭美国海军的主力舰队。

之所以还需要4个多月的时间,主要是日本陆军虽然已经部分扩充,但全部完成70师团200万人的体制,还需要一些时间。以如此巨量的兵力规模,才能具备一举消灭澳大利亚军队的能力。

此时澳大利亚的人口大约是750万,原时空历史上此国在二战,曾经最多动员了95万军队——对应人口比例简直是丧心病狂。原时空无比骄横的日本,也认为至少需要50万日军,才能征服澳大利亚,还得是在隔绝了英美的条件下,让澳洲孤军奋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