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47章(第3页)

第147章(第3页)

在原时空,整个瓜岛战役打了6个月,从1942年的6月到次年2月。而在新时空从1943年2月开始的战役,或许打到年底都难以有结果!

到3月底,美军(包括澳新军队)的伤亡已经超过了2万多,这让美国人感到震惊,小小个瓜岛,就损失那么多,打败整个日本,要损失多少人?

除了策划接下来的攻势,即珊瑚岛战役,夺取其它澳洲外围的岛屿。美国的视线,也终于投向了他们觉得唯一有可能在对日战争中可以利用的国家,即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有这个实力,成为美国打败日本的盟友。

1943年4月13日,美国特使访华。

这位特使,并不是一般的美国议员之类的,而是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他有着罗斯福总统的充分信任和授权,这可不是一般的特使能做到的。

重返中国,马歇尔也是感慨万千,他特意到了天津,却发现天津已经是大变样了,港区已经变得现代化了,虽然港口的民间建筑还是老样子,但都重新粉刷修补过,看起来很有风情。

他很清楚,这也算正常,新中国已经成立整整4年了,而且这个国家发展极为迅速,他甚至有点“错觉”,那就是中国有点像十几年前高速发展的美国,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

他仔细听过美国驻华大使等美国在华外交人员的汇报。实际上,这几年中美之间的交往比较平淡,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自己的注意力主要在欧洲,另一方面显然也是因为中国自己的注意力在建设自己的国家上,对于海外显然不怎么关注。

美国现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经对他感慨地表示,自己在中国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想到过这个国家会变成现在这样,这完全与过去民国时代不一样,那是一个古老的中国,现在则是一个全速工业化的现代国家。

司徒雷登夸张地用手比划给他,问马歇尔:“你知道新中国这几年修了多少铁路吗?”

马歇尔自然不知道,他平时也不关心这些。司徒雷登叹息说:

“4年时间,整整8万公里铁路,平均每一年2万公里,这是美国都没有能达到的速度,他们还修了超过40万公里的干线公路,几乎是铁路扩张历里程的5倍。”

“马歇尔先生,这就是一个共产主义的新美国,而不是新苏联。他们是各方面都在高速发展的,就算是民间消费也是一样。新中国的领导者雄心勃勃,目光远大,他们可不是我们熟悉的过去那种清末和民国的军阀和独裁者。你这次会遇上前所未见的对手。”

马歇尔相信司徒雷登的说法,这位先生无疑是美国人中最了解新中国,最能给出正确的看法的少数人之一。不过,他深受罗斯福总统的嘱托,背后又有着美国强大的力量,他也相信中国肯定想彻底击败日本,他知道中国人对日本有种看法,那就是日本是东方民族的叛徒。

他对自己很自信,马歇尔家族为什么以“马歇尔”为名,不就是因为“马歇尔”在英文中的本义,就是“看守马的人,君王的跟随者”吗?

马歇尔在天津美国陆军15团驻扎的时候,也得到过机会,访问中国的一些城市和乡村,了解驻扎国的实际情况,总是对每一位军官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他从天津到北平再到华京的路上,他深刻体会到了司徒雷登的说法,这已经是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是一个屹立在东方的超级大国。

马歇尔本人以冷静睿智著称,他可不是那种狂妄自大的白人至上主义者,而是推崇实力至上,所以他能够很冷静地注意到新中国的一些实力。

例如他乘坐的火车,时速居然达到了120公里小时,这在美国现在并不多见,常用的火车还是60~80公里小时。他提醒自己,这就是“后发优势”的一种,后进的国家,很多时候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反过来超越此前的先进国。

他也提醒自己,新中国并不是一个只会谈论和平的国家,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已经与4个强国在军事上有过冲突——日本、英国、苏联和法国。尤其与日本和英国之间,都是大规模的战争,与苏联之间,根据情报,他们在蒙古与新中国的冲突时,很快损失了2个师,而在此前的边境摩擦中,苏军也处于不利的地位。当然法国比较搞笑,他们在安南的实力太弱。

所以新中国根本不惮于与大国之间发生冲突或者战争,只要是符合他们利益的。无论是他们占领东南亚还是外东北的实例都证明,他们在该下手的时候凶猛无比,就算是对苏联也是毫不畏惧。

但他们又是冷静的,马歇尔本人对中国最终控制住自己,不参与苏德战争非常欣赏,他认为这证明了中国领导人非常清楚自己的利益边界,非常冷静,没有被短期的可能利益冲昏头脑。所以他们对美国的态度,也不会是一边倒,美国必须能拿出足够打动他们的筹码。

他看了看对面座位上的麦基逊,此行还专门带了一个“贸易代表团”,德州财团的麦基逊特意参加,来见他的“老朋友”中国总理李思华。中美贸易也是此行的美国筹码之一。

马歇尔对于李思华也非常好奇,在他出发前还特意搜集了不少她的资料。在他看来,李是毫无疑问的二十世纪的人类巨人,她和毛泽东一起,领导中共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新中国,这个国家,单单陆地面积,就已经达到了近1600万平方公里,可以说,除了日本,他们已经统一了东亚。

他很清楚,未来中国恐怕会成为美国的一大对手,其棘手的程度,不会比德国或者苏联来得轻松。但并不是金融资本家的马歇尔,也认为中美之间是有很大的合作余地的,按照他简单的想法,中美两国各自统治了太平洋的两岸,大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就是未来两国关系的巨大支撑。

一座漂亮的小城市,出现在了火车上众人的眼中,如果不是乘务员的提醒,他们可能错过观察,这座城市的绿植非常多,大量建筑只露出一部分,马歇尔以军事家的眼光看去,第一个反应就是这里不利于空袭。

这就是中国的新首都——华京。

第233章中美对日谈判

从深沉的睡眠中醒来,马歇尔伸了伸胳膊腿,他感到很舒适。

华京这里的气候比较湿润,不像是中国北方的北平或者天津。4月份的春天温度也适宜,确实让人感到比较舒适。

想到今天的议程,他面色变得严肃起来,正式的谈判要开始了,可不是前几天的寒暄和参观访问。

他特意要求参观新中国的军队,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前两天,中国人用飞机将他带领的美国军事代表团,带到了一个演习场,直接让他们观摩了一场军事演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