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49章(第3页)

第149章(第3页)

进攻后才发现,德军的规模根本不是此前情报的4万,而是几乎有10万,所以那些意大利军队虽然孱弱,

整个战役仍然打得尸山血海,盟军最后的损失,超过了12万人,而德意军队虽然失败,但撤出了至少5万多的德军,以及超过1400架战机。

在此战之后,就算是一向狂妄的美军将领巴顿,也不敢再说美军能够轻易地击败德军。

所以时间就被这样拖下来了,如果不是苏联一直抗议,美英都担心时间长了苏联会被德军在东线反攻,可能诺曼底登陆还要等两个月——等到3月春天的时候,气候比较有利。

但是美英登陆诺曼底的第一次尝试遭到了巨大的失败。

盟军本来对于登陆法国的地点,是在加莱和诺曼底两个地点中选择。加莱和诺曼底从登陆角度看,在军事上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只有33公里,而且靠近德国本土,但缺点是德军早已认知加莱的重要性,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而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有三个,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km。

所以盟军最后选择了诺曼底作为登陆场,然后进行了广泛的战略欺骗,他们甚至虚构了以多佛为基地的第1集团军群,其编制看起来比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还大,并任命巴顿任该集团军群总司令。通过一切努力,让德军认为盟军会在加莱登陆,而忽略诺曼底。

然而在盟军于1945年1月10日登陆的时候,赫然发现,被骗的不是德国人,而是他们自己。事后才知道,德军得到了准确情报,因此以各种名义,隐秘地在诺曼底附近部署了整整138万人的兵力,总共98个师,其中还有10个精锐的装甲师。

盟军准备的兵力其实远大于德军,高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是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其余是海军和空军,尤其是海军对于德国完全是压倒性的。

然而登陆不是对攻,德军可以集中兵力打击登陆的少数盟军,而盟军就只能通过海军来不断运输部队,对上岸的登陆部队不断“添油”。

因此盟军的先头部队在诺曼底空降和登陆后,就被早已埋伏准备的德军猛烈攻击,分割成几块,而德军的轰炸机队也在双方战机厮杀的背景下,对登陆部队疯狂轰炸,导致英军和美军的重大损失。

盟军赫然发现,在那些空降部队的主要目标即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等地,他们都遭遇了早有准备的强大德军,因此纷纷被消灭,仅仅是一天的战斗,美军最精锐的第82和第101空降师,以及英国的第1空降师,几乎都全军覆灭,因为弱势是明显的,空降无法携带重装备,而德军部署了大量火炮和坦克装甲部队。

一开头的时候,盟军并没有判断德军是完全看穿并准备好了对付盟军的登陆,还以为虽然牺牲惨重,但毕竟开辟了登陆场,于是源源不断的陆军被送上岸,被德军不断消灭和分割。

打到D日的第三天,盟军终于感到了不对,因为后继的情报证明,德军有了充分的准备,其在西线即法国的主力,大多数都汇聚到了诺曼底周边——德军看穿了盟军的战略!

但是超过30万的部队已经投入了海滩战场,盟军只能硬着头皮,加强攻势,将更多的部队送上海滩,努力击破德军的防御。

但是已经太迟了,德军以10个坦克装甲师为前锋,毫不顾忌很多坦克被松软的滩涂所困,向盟军发起了总攻,在猛烈的打击下,盟军登陆各部纷纷覆灭或投降。

此时盟军才发现,登陆部队无法控制海滩登陆场,继续登陆就是送命,但是此前的部队已经撤不下来了,只好用空军和舰炮进行支持,但这毕竟是隔了一层,

1月20日,盟军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宣告失败,损失超过35万人,德军损失10余万人,但这是德军久违了的大胜!就像一针强效的强心剂,可以说有效地激励了德国人的精神。

盟军的第二次登陆,只能是推迟到1945年的5月。而苏联也不得不在东线战场,继续艰苦地战斗——由于西线的胜利,德军完全没有从东线调军,从而减轻苏军的压力。

第236章对日本本土命运的判决

李思华神情轻松地阅读着来自“伊登”的一封密电。她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丝微笑,显然心情很好。

在帮助德军挫败盟军的第一次霸王行动后,伊登组织解散,所有人要将所有的秘密留在心里,直到进入坟墓。

实际上,英美情报机构已经从德国叛徒们那里知道,有一个神秘的情报组织一直在帮助德国,取得了很多关键的情报,所以对于伊登的调查已经开始,继续活动太危险了。

而且伊登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德军更多地损耗英美苏的实力。现在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得很好。不需要继续画蛇添足了,那样反而可能最终暴露。

属于中国的情报战士们,都被调回国,他们再不会在西方出现。而那些德国人眼中的“情报员”,其实都是不知道组织来源的工具人。不过他们也从德国人身上赚了很多钱,按照“组织”的要求,从此开始隐姓埋名,组织建议他们去南美例如阿如根廷和巴西,比较合适。

临解散前,德国情报机构还接到了伊登的密电,表示由于他们提供了关键的霸王行动的情报,英美情报机构正疯狂地追索他们,因此机构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必须暂时解散和停止活动。这让德军感到无比的痛惜——这个伊登,显然是对第三帝国做出最大贡献的情报组织,没有其它之一。

在新时空后世的历史上,伊登情报组织变成了一个著名的传奇和谜团,没有人知道他们自何而来,为什么会有那么精准的情报,也没有人知道最后他们的结果,这是二战最大的不解之谜之一。

英美组织对伊登不懈追击,到五十年代末期,他们甚至真的逮捕了一名原伊登组织的成员,但严厉审讯之下,发现他只是一个传送情报的工具人,至于他的上级,虽然他有名字和容貌描述,但再也没能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他。而几十年后,也再也没有人发现关于这个组织的任何线索,他们在历史的迷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于后世很多作家和剧作家从他们身上得到灵感,产生了很多部的电影和小说。

不过李思华现在当然不会去想这些,她考虑的是,根据二战的最后进程,来决定新中国的相关战略。

按照东方和西方两个战场的情况,李思华现在可以判断,恐怕相比原时空,二战至少要晚结束一年,即至少要到1946年的5月之后,才有可能结束。毫无疑问,英国和苏联相比原时空,虽然同样打赢了二战,也伤得更重,其国家实力的底子损耗得更严重,这将让新中国取得更长时间的和平发展,能够以更强的实力,应对最终实力肯定会复原的苏联。至于英国,肯定就此变成二流国家了,已经不可能挑战中国了。

英国人现在极为困难,所以虽然不愿意,但还是在美国人的压迫下,与中国签署了相关领土的确认条约,并与新中国建交。这意味着从西方法律上,明确英国已经完全放弃了在东南亚等地的殖民属地。单单这个行动,就让李思华和中央领导们确认,现在的英国,实质上有多么窘迫,它已经完全不是几年前的那个世界霸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