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鲜战争的进行,就是实力碾压,先是战略轰炸和战术轰炸,打掉日军重要工事后,再地面部队进攻,陆军的进攻也是使用重火力,逐次地将重炮等运上前线,再轰击日军阵地,直到破碎后,再冲锋进攻。
面对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进攻,日军在朝鲜不过是10多万人的主力部队,加上二三十万的伪军,根本挡不住,一点点地就被迫向南方撤退。
日军也有试图利用朝鲜的山区打游击的,但是解放军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可能性,特种部队,甚至包括当初抗联改组的一些山地部队,都进入了山区进行连续的清缴,日军也不是与朝鲜山民“鱼水情”,而是朝鲜底层民众心目中的魔鬼,哪里撑得住呢?
所以在这样的进攻,对于解放军是边施工边打仗之下,到1944年的6月,日军终于被赶下了海。
库页岛的攻势,则结束得很快,日军重点防御的也是朝鲜方向,在库页岛不过就是几万人,而且库页岛相隔大陆的鞑靼海峡,最窄的地方也只有7。3公里,滩头甚至在海峡对面重炮的射程之内。相对于四野的重兵,根本无法防守,主要的是时间有所不利,所以11月是象征性出兵,四野直到第2年的3月份,才用了1个月的时间占领了整个库页岛,并在南部修筑大机场。
从1944年7月开始,日本本土的噩梦开始降临,在朝鲜南部和库页岛南部的多个机场,中美战略轰炸的联军,开始了对日本各城市的狂轰滥炸。
中国此时已经接到了100架左右的B-29机队,加上原来的B-17等高空轰炸机,此时对于轰炸日本航程都是够的,所以足足组织了超过800架的高空轰战机,对于日本本土开始连续轰炸。而美军则跨洋过来超过430多架B-29,中美两军超过1200多架这个时代的“战略轰炸机”,对日本的轰炸强度,是史无前例的。
一开头,解放军就使用了燃烧弹,作为主要的轰炸弹种,而不是像美军那样使用普通弹药,美军很快发现解放军的轰炸效果更好,他们从解放军这里了解到,日本大量地使用木材来建设住房和厂房,因此燃烧弹的效果更好。美军从善如流,很快改变了弹药结构,也变成了以燃烧弹为主。
这样的轰炸下,日本本土的一个又一个城市被点燃,无数日本民众,开始为他们当初的侵略,付出真正的代价。日本每天各城市的上空,都漂浮着无数的黑烟,似乎就是魂灵的集聚。
在攻击日本本土的同时,另外两个方向的攻击也开始了。
首先是1944年7月开始的收复台湾之战。在7月渡海之前,对台湾日军的重要据点,已经进行了半个月的空中打击,使得早已失去制空权的日军,遭到了惨重损失,而在空军和海军潜艇和快艇编队的护航下(此时日海军剩余力量几乎都集中在本土附近和南太平洋,对于台湾已经顾不上了),用大量的新华轮运载陆军七野的一部,在占领澎湖之后登陆了台湾,并迅速消灭了日本在台湾的守军,其实也只有3万多人,加上一些已经根本没有斗志的伪军,虽然伪军的数量高达二十多万。
此时的台湾民众,自然也是“箪食壶浆”,看起来很热诚欢迎新中国光复台湾。不过李思华早知道台湾情况的复杂,600万台湾人中,很有一批人已经是铁杆汉奸,将日本人当成了自己的祖宗。而且日本人几十年来不断移民,公开的日籍就有30万人,还有一些日裔,至少还有二三十万。
所以在大量干部和国卫部队入驻后,第一步就是翻老账,将所有日籍、日裔人口全部抓起来,全部送到内地“劳动改造”,为他们此前的殖民罪恶付出代价,李思华可不相信什么“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老百姓是无罪的”圣母言论,她只相信一条,只要是受益侵略而接受的人,就必须付出代价。
按照这个原则,不但是日籍、日裔,还包括所有在日据时代中受益的台湾中上层人员,那些明显的汉奸,自然是镇压枪毙,例如所谓的林家、王家、辜家之类,很多不算太明显的,但是得益于日本的,也是一样的清算,例如所有的日据时代的“公职人员”、地主包括企业主、以及所谓的几乎全部台湾“知识分子”。他们首先被逮捕,包括其家人转送大陆,然后再逐一甄别处置。
先完成清算,然后就是大移民,整个计划,几乎将台湾原居民90%的人员,都全部移出分配到全国各地。台湾原来的人口相对此时的中国人口分配,已经算过度密集,所以在解放之初,干脆通过大移民,让更忠诚的民众来台湾发展。
这个计划2年内完成的工程的执行,自然在台湾引发了很多“骚乱”,但是国卫部队和干部们,对于地方管理现在已经是非常富有经验的了,多数底层民众的生活是立即改善的——解放了立即就保证了大家有饭吃,而不是日本此前战争下的疯狂盘剥,所以支持“反抗者”的总量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在几个月中虽然也是“此起彼伏”,但都被很快镇压下去。
最重要的进攻方向,当然还包括“送瘟神”的蒋桂军进攻爪哇之役。美军在这之前,就在中国默许下,勾结上了在天南省最南部“暂驻”的蒋介石和李宗仁,他们很清楚自己以后要靠什么立足,所以什么蒋夫人宋美龄之类的,近期都在美国活动,试图获得美国未来的更大支持。他们现在,已经是拼命在讨好美国人。
所以在8月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对于这个方向的支持是很大的,远超过对其它3个防线的支持。因为美国通过这一段的时间调查和情报工作后认为,他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控制常桂政府,他们和老民国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蒋桂军的武器弹药都不用新中国提供,美军完全用其现役装备,武装了蒋桂军的20多万部队,并在狂轰滥炸日军在爪哇最西部万丹省的守军之后,组织登陆艇将这些常桂部队送上了爪哇岛,他们将从西向东进攻,一直打到爪哇的东边即东帝汶。
在最近的1年多,新中国不断将“心向民国”的异己分子,送往在天南省最南端的这个“特区”,让他们投奔他们向往的“光明”去,包括不少的旧知识分子、罪行较轻的地主、各城市的一些商人商户等。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新中国剥夺了“他们家族历代辛苦经营的财产”,自己又不承认是剥削食利所得,留着改造也是浪费粮食,但如果大肆杀戮,也不是治国之道。
积聚到现在,也已经有了1000多万人,而在新中国正在甄别出来的,也还有1000多万人,总计可能会达到2500多万人。这些人口,就被新中国“送给”了常桂政府,让他们有在爪哇的立国根基。
蒋桂军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现在蒋桂军的将领,例如孙立仁、郑动国等人,在原来的国军中算是能战之将,而这二十来万军队,也算是“久经训练”。而日军由于主力集中在澳洲,在爪哇的陆军不过是10来万人,不是精锐,而且装备落后,蒋桂军现在可是被美军装备起来了,而且美军又大力地对日军进行轰炸,配合蒋桂军的行动。
因此,蒋桂军也就开始了横扫爪哇的从西到东的战役,而且在人口被输送爪哇岛后,他们很快进行了扩军,美军意图武装五十万蒋桂军,这可以大大减轻美国陆军的压力。
1944年底的时候,日本整体的形势,已经变得很不妙。
在美军占领瓜岛后,1944年的10月,日海军被迫与美军在珊瑚海决战,因为美军以瓜岛为基地,开始进攻巴布亚,这是进攻澳洲前的最后一步。而且美军也大有通过珊瑚海,直接在澳洲登陆的迹象,已经逼到脖子了,日海军退无可退,只能是以澳洲的港口作为军港,在陆军航空兵的一定帮助下,试图守卫澳洲海岸。
但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此时太强大了,重型航母就超过了30艘,对于日海军完全形成了压倒的实力,在这样的战争下,日本舰队不断损耗,根本补充不上,实力越来越小。
11月20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在珊瑚海战死。在他死后,其幕僚高仓健三郎失踪。日本海军的全部重型航母,除了在本土的一艘以外,全部被美军击沉。其余大型战舰,战列舰全灭,日海军只剩下了少数巡洋舰和驱逐舰,已经彻底失去了制海权。
接下来,就是美军一边攻略日本陆军占据的各个岛屿,一边以占领的巴布亚为基地,准备进攻澳洲。
石原莞尔等日军的当权派,此时也感受到了最大的恐惧,日本本土正在受到空前的战略轰炸,而澳洲的新日本,眼看就要陷入全面的孤立,新日本能不能撑得下来,就要看天照大神的庇佑了。
1944年的3月,英美苏三巨头德黑兰会议后,决定1944年10月进行诺曼底登陆,开辟西线的第二战场,实际上是到1945年1月的时候才开始的。
拖延的原因,主要是英美在西线的战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德国空前地动员自己的力量,而德军的情报,在1944年改善很多,多次精准地发现了盟军的行动,而此前他们的情报破绽,也通过完全更换密码系统,使得英美获得德军情报的效率,下降了很多。
例如,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登陆战役,就让英美损失惨重。在此役中,英美动员了近50万兵力,甚至动员了4000架战机对西西里岛进行全面的轰炸,进攻由4万德军和36。5万意大利军队构成的轴心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