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提平深知接下来中国种子行业将面临的巨大变革——种子商业化的时代来临了。
1930年代以来,种子杂交技术发展很快,经过两个亲本交配,产出的杂交种子,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生长能力。而且亲本可以每年保持,并通过父母本组配,获得稳定的杂交一代种子,保证了杂交种子公司销售的商品一致性。相反,农民无法将杂交种子留种,如果要保持高产,就必须每一年购买杂交种子公司的种子,于是“种业”开始成为农业的大行业。
新中国从缅华时代起,开始发展农业科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对于这一代的种子杂交技术,已经充分掌握,可以开始普及。从中国的角度看,未来种子变成了战略武器,如果依赖外国公司提供种子,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战略劣势,当然不能变成这样,所以发展自己的种子产业,就成为必由之路,而且必须发展出一个强大的科技产业。
但是这个产业的政策性和阶级性很强,无论是毛泽东还是李思华,都不愿意民间资本在这个领域占据主导,资本的破坏性对于农业需要的稳定性,是非常不利的,看看美国的孟山都的黑历史,就知道资本的破坏性。所以必须由国资来主导,但又要激发企业尤其是科学家的积极性,所以“农达生化”这样的混合制新模式就诞生了。
未来对于这个领域的监管和控制会很强,既要保证科技企业发展的利润来提升竞争力,又要保证种子的安全性和廉价,保障农民的利益。严格来说,杂交时代的到来,对于农民是不利的,单产提高的代价,就是对种子失去了控制权。
然而这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是以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模式,去管理好它,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尤其是保障农民的利益。
经过李思华、计委等部门与农业部的研究,认为新时代的农业,为了适应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更好地应用,必须做到几个调整:
一、未来乡寨,主要的功能是农业的生产(备耕、种植、收割、烘干、储藏)、管理和仓储流通,除了植物作物外,牲畜养殖也是类似的逻辑。即负责生产端和初级的加工端和营销端。
种子和牲畜家禽渔牧等种业:建立种业公司体系来满足农业需求,通过专业化实现科技的不断提升。农药企业尽量与种业结合,因为他们必须对质量和后果负责。
农业机械服务:建立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来满足农业需求,农业机械服务公司可以拥有几百种农业机械,尤其是重资产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乡寨通过合作社,对接这些农业机械服务公司,实际上就是租赁他们的设备来完成一切农业生产的机械需求,当然乡寨根据自己的需求也会购买一些需要常备的农业机械。
说到底,这就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和生物技术化的结合。有点像后世的区块链网络,乡寨是一个个处理生产资料的分布式节点,而这些科技公司、农业机械公司等,构成了联结这些节点的“信息线”,通过这些线传达“科技的价值”,而这些公司,就可以视为是网络的“全节点”,拥有大量数据生产资料和信息,推动网络的扩张和保证网络的服务。
二、乡寨人口的就业结构,也因此而逐步转变。
虽然保证每个人“永佃”拥有3亩地,但实际上,总的趋势还是会进行分工,不是所有的人都扑在生产上,那样的效率被人为地压得太低,所以必须实现乡寨农业人口的重新匹配,农业直接生产人员减少,而支农工业和农业后部门人员增加。
新的结构是“农业前部门+农业生产部门+农业后部门”,农业前部门,就是农业机械、种业、化肥、农药、饲料,甚至包括农村金融;农业后部门,就是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以及服务农业的科研、商品检验、营养卫生等部门。
通过发展这样新结构的农业产业链,将大量的农业生产人员,解放到服务农业的其它部门,优化乡寨的农产业结构。
李思华知道,当美国农业的直接生产人员衰减到300多万的时候,其农业前部门的就业发展到900万,而农业后部门的就业发展到1500万,服务农业的总就业超过了2400万人,这还是大规模生产最完备的以大农场为主的美国。
中国要精耕细作,并且要用人力来保护土壤,实现可持续耕作。所以当然不能完全选择美国的农业路线,但对其学习农业前部门和农业后部门发展的有效经验,还是很有用的。
按照计委的估计,在未来20亿人口时有10亿乡寨人口,劳动人口按60%算是6亿人,其中有1亿人,就可以转到农业前部门和农业后部门上。这对就业很有帮助了。当然其余的5亿人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当然也不是傻傻地耕作,而是有很多花样可玩的。
航空业也也罢,农业科技也罢,在从一五计划转向二五计划的时候,至少一百多个大行业,都在发生这样从国产替代到自主研发的科技进步过程,伴随着很多阵痛,然而在开国鼎沸的民气下,无数的突破正在发生。
总体上,不仅仅是科技的提升,往往还伴随着体制的更新。其实这就是新的大生产关系建构后,无数小生产关系的适配过程,在新的时代,新的生产关系往往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
而所有的这一切,并不单单是自身产业的发展,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都融入了对未来大博弈的准备。
第247章大学和文化界的思潮
赵云腾走入青华的大门,他是来找钱莹的。钱莹已经考入了青华的哲学系,她和张巧云的选择很不同,张巧云考入了西南军医大学,立志成为一名军医。钱莹或许是文科比较好的缘故,最后选择了青华。
他和两个小丫头一直保持着通信,在得知他有几周的假期并要去东北之后,钱莹的回信,就撒娇要求他来北平看看她,几天时间总是有的吧?所以他只好排了几天的时间到北平,这让他的东北之旅也是急匆匆的。
赵云腾穿着军便服,军人的气质还是很明显的,进入青华后,在别人的眼中很醒目。他正按小丫头自己画的青华地图,寻找着她宿舍所在的位置,就有女孩子看到他,凑上来问:“这位解放军同志,您是在找人吗?”
他抬头一看,是两位姑娘,其中一个挺漂亮的,两人笑盈盈地看着他,眼中有着惊叹,他心里不由一阵苦笑。
他收起地图,说道:“我有个妹妹刚到青华报道,她是哲学系的新生。”
两位姑娘雀跃着说:“我们知道!我们带你去吧。”
他只好跟着他们走,两位姑娘介绍一个姓黄,一个姓许,都是文学系的。路上她们询问问他的情况,他只好回答说自己姓赵,军校放假,因为有个妹妹考上青华,暑假就提前到学校报到了,所以趁着假期来看看她。
一会儿来到宿舍楼下,两个姑娘依依不舍地告辞。他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这个时代的姑娘就算是大学生,都比较矜持,要是后世,恐怕非得把他的联络方式什么的,弄到手不可。
这个时候的宿管,还没有那么严格,他登记之后,管理的大妈就放他进去了,来到302,他轻轻地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