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00后开始有很多青年,就是因为国力强大了,见多识广了,对西方也认知比较深刻,从而开始平视甚至俯瞰,这种转变,从2010年以后才有一点点的苗头逐渐扩大。而新时空才建国几年,很多人内心的“因为我们贫穷落后,所以文化也落后”的心态,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看到赵云腾提到的有学生说,有人认为现在的“文化管制”是“文化东厂”,李思华不由露出了冷笑。这是把自己当成了与东厂作对的东林党?呵呵,当年崇祯那个傻小子,就是相信了那些“东林党”的“众正盈朝”,以为他们是什么好东西,结果把明朝的末日,又向前推早了一大步。后来反省,也没有找到好办法。
这些“东林党人”的特点,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现代的特点,就是张嘴自由,闭口民主,任何限制他的东西或制度,那都是极权和压制,是东厂。可是要他做一点奉献,呵呵,对不起我没这个义务。只想索取而不承担任何责任,至于自己索取的,会不会造成对别人的损害,那关自己什么事?一群垃圾而已。
现在新中国整体上,还是处于文化上的守势,这是没有办法的,还没有到转折点,实力不够。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如果此时中美各自开放电影产业,美国好莱坞电影来到中国,会有多少观众?肯定是个非常大的数字。相反相中国电影到美国放映,恐怕除了少数华人,根本没人看。这并不是电影制作精良就可以解决的,而是民众心理上的强势与弱势。
至于说“文化东厂”,这还说对了,最近的党和政府组织的调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文化和宣传。
1946年11月的1天,上午文化部,下午宣传部。李思华到两个中央部委,宣告了对这两个部委巨大的变革。
上午,李思华走上文化部大会议室的讲台,她扫了一眼台下,原来文化部的那些著名作家、报刊主编之类出身的人员,几乎都已经清退,台下基本都是新入职的同志,这让她感到满意。
此前毛泽东和她,精力都在二战的博弈和实现大一统的地缘战略上,军事上关心得比较多,其次是经济体系的建设上,花了大量的精力,所以她虽然很重视文化教育,但也仅仅注重司法等少数领域。
所以到了1946年下半年,她将注意力开始转向文化教育领域的时候,立即感到了很大的不满意,决心进行彻底的变革。
例如这个文化部,在当初她拒绝了成立统战部的前提下,实际上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同志,就把文化部当成了第二个统战部,吸收了很多所谓的著名作家和文人,他们以为文化部的工作,是对文人统战呢。
李思华发现后气得要命,好不容易才压抑住自己的恼火,毕竟自己当初没有说得太明确。今天她特意要求他们都必须旁听,并且直接要求他们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李思华的第一句话,就震惊了台下所有的同志,包括周恩来和邓小平。她说:
“同志们,此前我们对文化部的定义,是完全错误的。文化部不是一个管理部门,不是一个统战部门,它应该是一个军事化的战斗组织,是一只文化领域的军队。”
台下的同志们都目瞪口呆,李总理对文化部的定位居然是这样的?原来大家都以为文化部嘛,管着国家的文化事业,职责应该就是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有的同志有点恍然,怪不得把自己调到文化部来,本来自己还在奇怪,自己擅长的是军事策略,与文化事业,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啊?
李思华继续说道:“文化部要打的仗,就是与西方为主的外国文化侵略,未来的长期博弈和文化战,这是看似不流血,其实更残酷的长期战争。”
“战争永远分为进攻和防御两个部分。所以我们今天也会成立文化部的两个最重要的部门,第一个部门是反文化侵略局,简称反侵局,负责文化防御。而第二个部门则是文化战略局,简称文战局,负责文化战略战术和文化进攻。”
“反侵局干什么呢?就是利用文化禁入令、文化汉奸罪和协助文化侵略罪这样的法律武器,建立起一只强悍的对文化侵略的侦缉部队,调查国内各种外国机构和汉奸,对国家舆论、教育、学生等方面的文化侵略事项,制止和消灭侵略行为。这只部队,战斗的领域将是广泛的,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哲学、书籍、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电影、电视、教育体系、课本、媒体、其它出版物等方面。”
“反侵局要培养我们各领域的反文化侵略知识分子型战士,以他们构成反文化侵略的主力力量。”
“反侵局有权力对国内各级主要的体制内部门、教育系统、文化系统、大学和中小学体系、社会团体和企业部门等,进行跨部门的广泛调查并提起司法诉讼,对文化汉奸和外国文化间谍进行刑事追诉,而不仅仅是文化执法。”
台下同志们有点骚动,因为按照李总理的说法,那么反侵局就是一个强力执法部门了,可不仅仅是调查部门。
“我们一贯强调主动性,反侵局更是如此,这是一个完全的主动部门,绝不应该是大老爷一样坐等投诉,而是应该在国内建立起一张对文化侵略调查的大网,主动地寻找目标并摧毁,这才是文化军队的意义。”
很多新调来的同志开始激动了,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内容!这是真的在另一条战线上保卫祖国!
“反侵局的同志们请注意,未来会有很多文人,污蔑你们是现代的文化东厂,认为你们是我们在文化战线上极权、暴力和镇压思想的工具,你们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同志们有没有决心在这条战线上打赢文化保卫之战?”
台下同志们起立,响亮的口号震撼整个会议室:“我们有决心!”
李思华挥手让大家坐下,又说道:
“文战局干什么呢?就是规划我们文化上的战略战术,主动地进行文化进攻。例如历史上,我们应该组织有思想觉悟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对我国从古代部族社会,到夏商周国家发展,再到近代的历史进行真实的梳理,形成对我国历史的主导叙事。另一方面,要搜集整理西方对其古文明造假的各种证据和逻辑推演,形成我们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拥有不间断文明的种族,对世界历史的主导叙事。”
“例如服装上,我们要挖掘整理历朝历代的服装样式和特色,进行现代改良,发展民族服饰,这就是汉服运动,从中要诞生未来新中国的各种礼服和有传统的时尚。”
“例如美妆上,我们要挖掘历朝历代的医美方子,进行科技改良,形成中国特色的非化学美妆产品系列。”
“例如美术和雕塑,我们民族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有无数璀璨的作品和技法,这些都需要挖掘并进行现代化的改良应用。”
“一个领域或许不显,但是如果文战局能够在几十个领域、上百个领域成功地实施战略战术,推动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那么总体上,就会形成我们中华民族新时代强烈的文化特征,这是中国风格、中国自信、中国美学,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自成体系的中国文化。”
“所以文化部,哪里是去搞文人的集合体呢?它应该汇集各方面的人才,形成强大的文化军队,不仅是文化知识分子,还要有军事策略人才,以及联通各方面的科学家和文化创意团队。它还要与宣传部密切配合,宣传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哪里少得了文化战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