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水运网、海军四大舰队和广州
中共华南分局书记陶筑陪同着李思华,珠江初秋的风徐徐吹来,仍然炎热的天气,显得凉快了许多。
两人谈笑风生,李思华回到广东尤其是广州,是很有亲切感的,也很放松,这可是她穿越而来的第一个地点呀,也是她建军投身革命的地方,可谓是新时空她的家乡。
陶筑向她介绍着珠江水运网络的建设发展情况。
在铁路和公路还有限的时代,水运的重要性是非常强的,古代中国经济中心转向南方,与水运的关系是很大的,唐、北宋时虽然还以北方为主,可是粮草已经开始仰赖南方,主要靠的就是水运,到了明、清,大运河几乎就是国家命脉了。
在新中国,水运仍然非常重要,在三个大市场大区都是如此,原因很简单,水运的成本是陆运的120,而且通水运的地方运量都很大,唯一的缺陷,就是水运速度比较慢,需要的时间较长。
东部大区,遵循的是李思华参考前世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运网规划来建设的网络。
两横一纵很好理解,打通长三角的长江,以及打通珠三角的西江,这是两横,一纵自然就是大运河。所谓的两网,当然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个区域内的高等级航道网。
十八线,则是18条具备通航能力的大河大江,例如珠江水系的右江、北盘江、柳江;长江水系的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单单看水运网,就知道东部大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在经济上的发展优越性,只有它们有着成“网”的水运体系,先天的条件太好。
不过在新时空,东北大区的黑龙江流域,以及东南亚的五大河流域流,部分区域也是可以和它们媲美的。
由于有着水运网的优势,在新时空这些地域也是经济上发展最快的。其余地域,就只能是在铁路和公路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在交通条件上,具备大发展的可行性。所以水运网相对铁路和公路,在现代社会似乎不起眼,但仍然是陆地经济最重要的交通基础之一,单单一个物流成本低,就是其它地方比拟不了的。
李思华笑着对陶筑说:“内河水系有着老祖宗留下的基础,在现代科技的协助下,疏浚和建设还是很快的,现在是建国后第8个年头,至少东部大经济区的内河网算是建成了。”
陶筑回答:“是的,目前尤其在珠三角区域,内河水运网对经济的支撑,并不下于铁路和公路网,尤其是大宗物资的物流,例如海运来的煤炭。”
“水运网有利地支撑了广东经济的发展,近期广东民间经济发展非常顺利,就与交通的改善是分不开的。”
李思华却叹息了一声,说道:“新的私有经济又蓬勃地发展起来了,我们要管控好,可不容易啊。”
陶筑的脸色变得严肃,说道:“是的,这是对党管理能力和原则性的巨大考验。”
李思华说:“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面临这个问题。从历史上看,皇绅皇朝时代,对私有经济就一直没有解决得很好,基本上是强化中央集权,就变成官僚权贵经济;而经济权力下放地方,民间私有经济就蓬勃发展,却带来对中央权威的削弱,和导致中央财力的被侵蚀。”
陶筑想了想过去的几个朝代,不由得点了点头,李总理说得很精确。
李思华继续说道:“所以200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始终没能形成共识,历朝历代都在自由经济和那个时代的“国企”垄断之间摇摆。放权收权,不断摇摆,甚至导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在建国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不能以全民公有制的名义,将所有经济资源都收归中央支配。那样的话,根本搞不好经济,地方就会失去活力,尤其是没有央企和国企的地方。”
“所以你们地方的干部,一定要把握好中间的度。如果只注重发展国企,那其实和中央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会导致地方萧条。但只注重发展民间和私有企业,那样所谓的“自由经济”为主,也会导致社会主义失去根本的经济根基。”
陶筑陷入了思考,李总理说得很清楚,但这段话的含义很深。
李思华叹息一声:“总有些干部,喜欢一切都有确定性。发展国企似乎就是一种确定性,却不知道如果对经济统一集权,却面临着人心的不确定性。经济的关键是供给和需求,尤其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同的,群众在几年前可能有着足够的粮食就很满意,但现在想要的是房子和电视机。所以人心影响了供需,哪里能靠国企,就解决一切问题。”
“大国的经济,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市场化的经济,通过发挥人的利己主义寻找机会的本能,才能满足各种不断变化、不断升级的人民需求。在现代条件下,总是有一定的全球化的,所以美国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变成了全世界所有自由或者说私有经济支持者的后路,我国的私有经济者,即使现在还对美国不熟悉,未来必然以他们为师,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威胁,但也是为了发展而不得不接受的威胁。”
陶筑严肃地点了点头,他暗暗记忆下李总理所说的,这些方面是他还没有深刻地去思考的,但是李总理直观的说明,单单是当下的理解,就让他觉得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问题。
想到陶筑提及的海运,李思华突然问道:“黄岩岛的建设情况如何?”这话她并不是问陶筑,而是问陪同的南方舰队政委张艾频。
张艾频回答到:“基地的军事部分基本已经完成,军港和机场已经建设完成,一个团的海军航空兵已经进驻;地空导弹和地舰导弹部队已经入驻,导弹阵地和高射炮各阵地已经完成;雷达系统也已正常操作,对菲律宾方向实现无死角监控;海军陆战队一个团已经进驻。整个军事系统方面,基本均已完成。目前还在进行民用港口设施的大量建设,计划设置万人规模的民用港口、仓储、物流、居住等体系,用来发展远洋渔业、近海养殖等产业,降低黄岩岛作为对菲律宾方向军事基地的敏感性。”
李思华满意地点点头。在二战后期,新中国对所有南海岛屿进行了占领。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只能重点建设部分有条件的岛屿,黄岩岛就是其中之一。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周边长约55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其主礁盘就有139平方公里。这个条件算是很好的了,关键是它离开菲律宾最近,毫无疑问是未来很可能的南海摩擦的最前线岛屿之一,战略意义是很大的。
这里的礁体就像是一个烟囱,由4000米深海盆直耸到海面上来,因此在经过建筑加强后能够有较多的陆地面积露出海面,用来建设基地。
新中国利用美国的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还没有转移过来的时机,对黄岩岛进行了大量的建设,“烟囱”的整个周边一圈,运输了大量的沉箱,即将造好的混凝土构建运送到预定海域沉入海底,从而扩大了永续陆地的面积,目前能够保证为陆地的面积达到了20平方公里以上,足以建设一个中型的海军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