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岩岛,南海的另外两个重点基地,就是西沙的永兴岛和南沙的太平岛,永兴岛会扩展到10平方公里左右陆地,而太平岛建设会慢一步,但未来也会变成10平方公里的基地。永兴、黄岩、太平三岛的海军基地,就构成应对美军可能从菲律宾来摩擦的前线基地。
在新时空大一统的条件下,海防压力最大的区域,无过于南海,美国以菲律宾为基地,可以其强大的海军,轻易地对广东和安南中南部这两个方向构成强大的压力,而能掩护这两个方向的,就是新时空的三沙市——中沙、东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在建国初的条件下,也只能先重点建设黄岩、永兴和太平岛这三个支点。
就这三岛的建设,也是很吃力的,远程运输混凝土沉箱以及施工,都是天文数字般的投资。
但这又是必须的,南海是中国沿海“四环”中,最薄弱的一环,因为南海实际上面对着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岛。
加里曼丹还好,在二战末期,随着爪哇民国的形成,在同期中国根据与东姑阿都拉曼等马来人“巫统”政治组织的协议,已经尽量迁徙马来人到西加里曼丹,那里现在已经有超过千万以上的马来人,他们还不敢和新中国翻脸,因为他们的粮食甚至部分武器弹药,估计至少十年内都需要中国的支持,所以他们现在,实际上是和从苏拉威西来的印尼人在这个大岛上撕逼,这可不是原时空主要在马来亚,新时空的马来西亚只有加里曼丹岛领土,所以与印尼人斗得很凶,目前大约占领了大半个加里曼丹,面积超过了40万平方公里。
这是巫统不得不接受的条件,否则他们认为“马来亚民族”都会被中华一口吞了下去,而要立国,就必须付出重大的代价。从中国的角度,很多马来人有着较为强烈的伊斯兰信仰,到加里曼丹单独建国也好。
印尼也是新立国,蒋介石等人逼迫苏加诺带领大量印尼人,登陆苏拉威西建国,因为他们原来与日本人勾搭,实际上也难以在美国那得到支持,所以只能是被迫离开爪哇,以图后继。
不过印尼人没有马来人准备得充分,他们得到的支持更少,几乎只能靠自己,不像马来人还得到了新中国的一定支持。看起来,最后可能是马来人占领整个加里曼丹,而印尼人只能保住苏拉威西,不过他们还有西边的巴布亚,澳洲由于过大的损失,还在与日本人撕逼,所以是顾不上巴布亚的,好在现在是美国人占领东巴布亚,作为登陆澳洲的基地,印尼人因此也只敢进军到西巴布亚就停下了。
加里曼丹方向是一片混乱,新中国的防御压力自然就很轻,但是菲律宾就完全不同了,那是美国人曾经在亚洲的唯一殖民地,美国在菲律宾的基础深厚,而且未来美国对抗中国,必然以菲律宾为最重要的基地,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原时空,李思华对此深信不疑——美国未来对于菲律宾在军事和其它方面的投资,都将是原时空根本不能与之相比的,菲律宾将获得原时空日本的地位,不过这个民族的组织性较差,经济未必发展得起来。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未来巴布亚,说不定美国人都不会让印尼取得。因为从菲律宾到巴布亚,再到澳洲,这形成了一条对新中国的“大岛链”,这是一连串的进攻基地,美国未必会放弃。当然如果是这样,也只能说印尼人的运气太差了,硬生生地从前世的南海大国,被逼成了新时空的一个小国。
不管未来美国如何布局,新中国都要做最严峻的考虑,经过一五计划打下的基础,中国的海军建设总算是可以适度地发展了。
现在的中国海军,成立了4大舰队,北方舰队,是以库页岛到东海(日本)为前进基地的,有着大量的港口群,并以鲸海为内海空间。
东方舰队,则是以台湾和东部沿海为前进基地,以黄海、东海和渤海为腹地。
南方舰队,则是以海南到新加坡的南海“半圆弧”港口群为基地,以三沙为前线的南海防御舰队。
以上北、东、南三只舰队,实际上总和构成的,就是新中国的太平洋舰队。而西方舰队,则是新中国的印度洋舰队,以天南省和原缅甸沿海港口群为依托。
说是四大舰队,实际上现在实力还是很有限的,主要以潜艇和导弹艇、护卫舰等近海舰艇为主,初步发展了驱逐舰体系,整体上还是一只近海防御海军,离开蓝水远洋海军的标准,还差得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与美国合作对付日本的时候,与美国的交易,包括援助了一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及动力系统资料,新中国的驱逐舰主要就是在美国弗莱彻级以及更早的马汉级驱逐舰的基础上发展的,今年从德国搞到的技术人员中也有驱逐舰的设计人员,他们的加入,加速了新中国第一款自制的驱逐舰051A级的研制,目前已经在生产样舰,如果一切顺利,在1947年可望看到新中国的“四大金刚”,因为第一批驱逐舰预计生产4艘,不断改进,4艘以后就必须是051B级。
实际上,动力系统还是完全抄美国人的,舰体有所调整,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两个,第一是武器系统从火炮变成了导弹,第二是使用了新中国自研的舰艇雷达系统。所以在研制出来后,在实质的战力上还是很强的,并不会马上落后于同期的美舰,因为在导弹和雷达上相对美国此时还是领先。
对美军轻巡洋舰的研究也在进行中,不过还没有决定是否要造几艘,主要是有些专家觉得我们连驱逐舰都还没有掌握好,盲目地造大舰并没有太大用处,争论还是很激烈的。
总之,新中国的海军此时还在奠基阶段,发展之路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10月的一天,李思华终于回到了广州。
她根本没有想到会是那么大的阵仗——广州可谓是万人空巷,在她进广州的路上,恐怕有几十万的群众,在道路两旁等着欢迎她。她责怪地看着陶筑,陶筑苦笑着向她说,根本不是政府组织的,而是广州的群众,在媒体报道李思华将回广州后,就热烈地自发组织的,很多群众还纷纷向上级反应,希望能和李思华见上一面。
所以广州政府也是无奈,马上紧急安排了国卫部队和警察系统,以全面维护秩序和保证安全,甚至立即对在道路两旁的群众进行了甄别。还为李思华紧急调动了防弹车。
李思华知道,恐怕现在道路两侧的群众中,有无数的便衣正在警戒,她无奈地对陶筑说:“这太惊动了,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工作。以后媒体只能是事后报道,不能再事前报道了,这不是添乱嘛。”
陶筑只能是向她保证并检讨,地方政府事前也没有想到,只是觉得李总理离开广州20年了,第一次回来,想让群众都知道这个好消息,所以才提前报道了。没想到群众知道后,表现得那么热情,政府也不能挫伤他们的热诚,恳请李总理原谅。
李思华登车,她不顾护卫人员的安全性劝阻,站在车上向群众挥手,满眼所及,都是“广州欢迎女儿回家!”这样的横幅,许多群众拿着小国旗挥舞,欢呼着:“李总理好!”、“广州的女儿,欢迎回家!”、“李总理,广州为你而骄傲!”这样的热情呼喊,不绝于耳,她的眼睛不觉有点湿润。
离开广州整整20年了,人生又有几个20年?虽然广州的记忆多数是前任的,但她穿越之后,也在这里呆了近2年,而且是极其重要的2年,革命之初的许多关于广州的回忆,不由得一时涌上她的心头。
第二天晚上,赵云腾在新闻联播上也看到了广州群众欢迎李思华的画面,他不由得微笑。新时空中国电视的发展早了很多,几乎在1939年建国就开始了,现在电视机虽然还不够普及,但是在国防大学这样的机构中,当然是有的,而且赵云腾们观看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几乎是教学任务。
赵云腾不由想起前世熟悉的那首歌中的两句:“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虽然那首歌的内容牛头不对马嘴,但单单用这两句,也足以形容姑姑,他内心想着,因为你的付出和成就,这是你应得的荣耀。
第250章环印度的世界革命之始
岩罕走在科伦坡的街道上,好奇地观察着这个充满异国风情的陌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