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63章(第2页)

第163章(第2页)

印度军队的“独立自强”运动由此展开,而印度对于苏联和美国的外交访问,开始变得越来越热切。

第257章中东的种子与冷战的雏芽

中国临近的印度在剧变的这段时间,离开中国比较远的一些地方,政治的格局也在一般人不太注意之中,开始剧烈地变化。

1947年4月4日,叙利亚大马士革。

马唐悠闲地坐着,啜饮着一杯阿拉伯咖啡(gahwa),这杯咖啡香味浓郁、散发着豆蔻果和丁香的味道,但是太甜了,却让他这个西北汉子有些不习惯,也没办法,这里的人好像都是不要命地喜欢甜味。

按照民国时的分法,他属于回族。不过新中国取消了民族划分,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对于他这个党员来说,这样更自在。作为党员,他早就不再信仰宗教,不过由于早年对于宗教仪式和思想的熟悉——他曾经以当上一个阿訇为人生目标,使得他被挑选出来,经过了几年严格的情报人员培训和实践,然后来到了中东。

在他不远的地方,米歇尔阿弗拉克和萨拉赫丁比塔尔两人正在热切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憧憬。今天是他们两人创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正式成立的大日子,而新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居然派了代表来观礼和祝贺,这让他们更加觉得有希望,这是阿拉伯民族复兴的开始!

阿弗拉克开始讲话,他首先就感谢了新中国对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支持,感谢马唐代表的到来,马唐站起来鞠躬,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中国代表的到来让这些第一批复兴社会党的党员们都很兴奋,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国际大国的关注和支持。

马唐注意地听着阿弗拉克的讲话,他知道此人与比塔尔两人原来都在巴黎留学,复兴社会党也党是阿拉伯社会“底层之上”的阶级政党,按照中共的看法,他们同样并不是类似中国或者苏联这样彻底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动员底层人民,并以底层人民的解放,为斗争的根本目标。

阿弗拉克讲述了复兴党的政治主张,核心是推翻西方的统治,统一阿拉伯民族,并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其纲领集中在三个口号上:“统一、自由、社会主义”。它是一个泛阿拉伯主义政党,此时的早期成员大多是出身于贫穷活中产阶层的学生、教师、律师、医生和知识分子。

复兴党的意识形态,强调三个层次。第一,该党要求进行社会与经济改革,以求达到社会公正,特别是针对社会下层人民的公正待遇。第二,该党希望能够通过阿拉伯国家政治联合的方式,达到更广泛的所谓泛阿拉伯主义联盟的目的。第三,该党强调伊斯兰与阿拉伯主义的独特联系。

马唐在心里为他总结,其实就是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民族建国、宗教自由与宽容、以及阿拉伯是一个民族这六大点主张。对比苏联支持的叙利亚共产党,他们把阿拉伯复兴运动看成是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危险障碍。马唐心想,单单这一点,他们就不会是复兴党的对手,不首先代表民族,哪有机会发展共产主义?

按照阿弗拉克的计划,其党中央将设立“民族领导”机构,领导和管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复兴党事务,而在每个阿拉伯国家中则设立一个地区领导机构,领导党在该国的日常工作。

马唐一边为阿弗拉克鼓掌,一边却在心里评价他的讲话。他想起了出发前,李总理亲自对派遣中东的干部讲课所说的,社会主义现在国际上是个筐,什么人都能将自己的主张糅合进去,叫做自己的社会主义。

复兴党主张的社会主义,其实是一种改良的试图保留传统社会特点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大杂烩。

他们主张统一,但阿拉伯几乎是个宗教加上地理概念,单单从复兴党现在比较强势的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来看,各自的民族性都非常突出,很难实现阿拉伯的统一民族化。

他们主张自由,其实既不是中国人讲的自由,也不是西方或者苏联的自由概念,实际上是“独立”的意思,从殖民者那里获得独立并建国,就是自由。这一条应该是他们政治上最有吸引力的主张。

至于社会主义,他们的主张是推翻帝制,建立在议会民主基础上的共和制;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实现经济、社会、教育各方面的根本改革,消灭贫困、愚昧和落后;一切财富包括石油在内的权利收归国家和人民所有;退出英镑区,使国家的经济、金融从帝国主义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这有进步意义吗?当然有。但这是社会主义吗?马唐认为不是,所谓议会民主基础上的共和制,代表是谁?真的代表底层人民吗?恐怕是有势力的组织、军队、家族之间的共和,按照新中国的政治理论,这应该是一种“绅权基础上的改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毫无关系,不过他们愿意叫社会主义,那就让他们自由地号称吧。

马唐不知道,李思华也不便说。事实上,这一代的阿拉伯政党及其成员,确实是阿拉伯历史上最现代最进步的一批成员,他们主张世俗化,主张现代化,实际上比70年后的阿拉伯党派更加进步,未来的阿拉伯,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了。各种人士,在中东内部的斗争,以及石油利益中,迷失了根本。

阿弗拉克请马唐致辞。马唐微笑着走上了讲台。

他首先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成立予以祝贺,认为这是阿拉伯历史上的一个突破,是阿拉伯反帝反殖民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也相信阿拉伯人民最终一定能赢得自身的胜利。

接下去,他主要讲了2个方面,非常轰动。

第一个是中国对世界革命的态度。中国支持世界各地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正义斗争,支持被西方殖民统治的各民族独立建国,自己主导民族国家的发展,自己决定自身的命运。中国相信,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身特殊的国情和民族性,因此革命的具体道路肯定是不会完全一致的,每个民族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出就具备自身特色的革命道路。他人的革命经验,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都只能参考,而不能完全遵循。

马唐甚至举例说明。他举的例子,就是中共开始遵照苏联的指示和经验,结果遭到了严重挫折,后来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革命才走上了康庄大道。这让复兴党员们都听得入神,他们觉得说到自己心里去了。

第二个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原则,他逐一阐述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条原则。当他说到,无论是怎样的革命道路,追求的一个根本目标,都应该是平等,无论是人民之间,还是国家之间,无论国家大小、民族强弱,都应该遵循这种平等的思想,并在行动中遵守,这是人类进步的核心逻辑之一的时候,场下爆发了最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站起来鼓掌,这样的说法,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国际社会。

在这个时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就是阿拉伯社会反帝反殖民斗争中,最热烈的那一把火。中国的军事力量,暂时够不到中东,也不会在这个阶段使用到中东。然后,输出思想和经验、在关键的节点,予以提示或帮助,还是有可能的。

马唐在复兴党的存在,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良好运转的组织,来贯彻他们自己的主张,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没有意愿像苏联那样试图强制改变,那是吃力不讨好。

在阿拉伯社会的十几个政党中,在伊拉克的“自由思想”的军官们中,都逐渐开始与中国在中东的“政治服务组织”挂上了钩,这个时候中国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即使是倾向真正社会主义的阿拉伯人,他们主要参考的,也是苏联的经验,苏联的影响力要比中国大得多。

但是新中国不在乎,中国现在做的,只是洒下种子,建立网络、渠道,等待未来时机成熟,慢慢地施加影响。短期的中东,就让苏联人在这里激烈地与美国和西方博弈吧。

1947年5月4日,巴勒斯坦阿卡市。

街头猛烈的爆炸声响起,很快警笛声响起,英国殖民机构的警察开始出动,搜查爆炸的地点并试图搜寻作案的“恐怖分子”。在他们在现场的忙碌的时候,远方却有两人放下了观察他们的望远镜,冷笑着离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