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63章(第3页)

第163章(第3页)

不一会,阿卡监狱的围墙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围墙彻底坍塌!100多名犹太“国民军组织”成员手持武器,攻入了这个监狱,他们驾驶吉普车,一面向岗楼猛烈射击,另一方面将炸药包放到堡垒下,炸塌了围墙,硝烟弥漫,而很多攻击者,甚至穿着英军的制服,让狱警迟疑错乱。

很快大约有251名囚犯被他们释放出来,其中至少一半,是他们“犹太复国主义”的同志,他们迅速地乘坐从英方偷来的军用卡车撤离,在此后英国殖民机构的搜捕中,大多数人仍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接到汇报的唐宁街10号,首相艾德礼又不由得叹气,中东开始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而英国越来越力不从心,又岂止是巴勒斯坦?从埃及到伊拉克,再到伊朗,几乎每一个殖民地现在都是一堆火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他不得不承认,英国的殖民时代必须要结束了,英国没有这个力量,去维持殖民统治,那会消耗掉帝国最后的实力。

英国此前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处置,是想通过限制犹太人入境,并承诺十年内建成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巴勒斯坦国,来实现未来英国与阿拉伯各国的良好关系。但是这样一种方案,当然是犹太人绝不会忍受的,英犹关系因此破裂,犹太人转向争取美国支持,并且由此爆发了针对英国的各种犹太人斗争。这不过是最新的一例而已。

更何况,全球反殖民主义,已经是一股世界之风,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甚至是美国,都在背后推动这股已经非常巨大的浪潮,而英国、法国就因此而陷入了反殖民的旋涡之中。

先放弃一些地方,全面防御不行,那就先转变成重点防御。艾德礼不指望内阁会议,能发现什么高明的策略,他的内心已经提前下了决定。

不过帝国的威严不是谁都能挑衅的,犹太人必须付出代价。内阁会议上,多数大臣都赞同暂时终止许可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

7月18日,被重新命名“出埃及”号的轮船,被迫回到了法国水域内。船上有着4530个犹太人,他们都属于无国籍的人。这些人大部分从德国逃出来避难,而上周离开法国塞特港口。他们将船名“沃菲尔德总统”号,更换成了“出埃及”号,显然是希望他们通过地中海时,能像摩西过红海一样成功。

英国海务当局,表示将把犹太人遣送回德国,这件事遭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批评,但这是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国民军组织”上次“残暴袭击”的报复,英国政府短期内坚定了不许犹大人移居巴勒斯坦的决心。

当然,这种禁止是一种惩罚,不会维持多久。在英国人强化了强硬的态度后,犹太复国主义针对英国的行为开始缓和。当然,这也是因为英国在联合国已经松口,同意在巴勒斯坦,犹巴分治,各自建国。

看到了希望的犹太复国组织,当然不会再去挑战英国,使得他们独立建国的梦想遭到挫折。不过,经过了二战大屠杀的犹太人,可不会相信任何人,他们早就启动了两个行动。

第一个行动,是在年初就开始的针对联合国五常说服工作。联合国投票,当然五常的态度最重要。例如李思华就接到了古里安的信件,他恳请中国的支持,并且愿意帮助中国,劝说那些中国此时还觉得比较有用的犹太科技人员,与中国签约继续服务,当然他们可以提前获得以色列国籍,在合约期满后,再回到以色列。说实话,其它的筹码,犹太人此时也拿不出来,美国的犹太富豪们,可不是古里安这些人能支配的。

第二个行动,则是不断加强他们的合法军事组织哈加纳(即自卫队),哈加纳其实就是未来以色列国防军的雏形,犹太人的教训是一定要有自己强力的军事力量,他们已经预计必然会与巴勒斯坦人甚至其它阿拉伯人发生军事冲突。

这个哈加纳其实还不仅仅是犹太人的军事组织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干部学校,未来以色列的所有强人,例如沙龙、贝京、佩雷斯、拉宾、达扬等人,全部出自哈加纳。

当时李思华在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后,同意了古里安的请求,巴勒斯坦乱局已经不可避免,联合国决议的两国制本身没有什么,至于未来以色列的扩张主义,那可不是中国的锅。

实际上,李思华还向政治局常委们,介绍了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最早还是发轫于苏联,从沙俄开始,到苏联成立后的1914年,他们总共3次驱赶了200万犹太人出境,很多无处可去的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使得此地的犹太人数量迅速增长,现在已有约50万人,包括古里安也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而此地的阿拉伯人,不过是113万人。两族之间恩怨很大,肯定无法调解。

在1948年的4月28日,联合国就为此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特别联大,就巴勒斯坦分治协议进行投票。

美国、西方国家和拉美国家,都投了赞成票,他们主要是看美国的态度。苏联及其麾下的东欧国家也投了赞成票,原因就在于,苏联对英国操纵下的阿拉伯保守政权抱有敌视态度,而且当时候犹太人与英国之间,几乎处于准战争状态,苏联人对于反对英国力量的诞生,当然乐见其成,在中国也投了赞成票的背景下,特别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问题,最终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和10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

当时的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其委任统治(殖民统治的好听的说法),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阿拉伯国面积约为11000平方公里,共有阿拉伯人72。5万,犹太人1万;而犹太国面积为15850平方公里,共有犹太人49。8万,阿拉伯人40。7万;不过规定将圣城耶路撒冷及其近郊村镇,约1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独立体由联合国托管。

分治决议通过之后,立即遭到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各种抗议示威、暴力活动,马上席卷整个巴勒斯坦。由于二战的影响,欧美各国暗中向犹太社团提供了大量的旧军火和军工设备。哈加纳的实力得以迅速增长,而数十万巴勒斯坦人的“大灾难”即将来临。

实际上,后来是在1948年5月,英国人提前3个月,就结束了其殖民统治,因为巴勒斯坦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火坑,巴以双方的战争已经一触即发。英国既然放弃殖民统治,当然不会再在这个火坑里久呆,难道耗费英国的实力去维持和平吗?

巴勒斯坦这个未来中东的“动荡之眼”格局,开始迅速形成,这成为未来中东无数政治事件的背景板和策源地。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苏联,隐晦的意义之一在于,世界革命需要合适的土壤,而社会动荡则是最好的土壤之一。

随着中东大量油田的不断发现,在巴勒斯坦问题成型后,一个巨大的博弈场开始形成,中国当然不是这场博弈的主角,但也必须先建立基础。没有一个大国,未来可以避免与中东打交道。

第258章印度毛派的崛起

迈达维跟着卡姆拉,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这一片湿地,浑身都湿透了,不知道是出了过多的汗,还是被水都打湿了。这里的森林中,有很多这样的湿地,正是依靠地形的保护,最初的游击队们才能开始发展。

看着不远处简陋的木板搭起的营房,迈达维满怀敬意,第一批的同志们太不容易了。他又瞅了瞅卡姆拉,这个女战士沉默寡言,但显然是个坚强的人,一路上有着熟悉的战术动作,她是个成熟的战士。

他是从中国的“革命训练营”归来的第二批干部之一,现在则是1948年的7月。

从194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专设了“世界革命基金”,开始支持一些重点地区的革命事业,尤其是以中国革命为模板的革命人士。1947年的资金不算多,只有1亿元人民币,大部分其实是以军火和物资折算,但也足以在一些地区开始建立革命基础了。

印度自然是重点之一,在中国实控了大山南这一条走廊后,几乎可以从印度北方的任何地方渗入印度,这提供了向未来游击区供给物资和军火的大量通道。因此从1947年开始,对印度的“输出革命”开始加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