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各国驻联合国的大使,发现形式不妙,这对西方的形象是巨大的破坏。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而乔大使则干脆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发布了一篇中国官方的正式文件《对西方历史教育的定论》公告,这本来是对内的,乔大使将之翻译成了英文。
公告确证了苏晨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新中国官方认证的真实历史。而对于西方这些天里,无数“历史学家”铺天盖地的反击文章,乔大使幽默地说道:
“我们欢迎有真才实学的历史学家,对上述历史的真实性提出挑战。但需要真实的证据来证明。但我们希望,请不要再用那些所谓几千年的泥板文书、三千年不坏的麻绳、在海底沉了一千多年、居然没有任何积垢而清晰如同刚刚书写的石碑,以及除了找到石头没有任何大量文物被发现的遗址,来证明所谓挑战的真实性了,因为那除了说明挑战者自己的智商低落,没有任何意义。”
场下哄堂大笑。
这是一场文化的战争,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代表团向这些国家的历史学家们,提供了大量的论证西方伪史的著作,在他们带回国后,震撼了他们自己的历史学界,使得他们的国内历史教育,在涉及西方古代史的时候,教授们都要习惯地说上一句——其真实性有待检验,至少中国人认为是伪造的,而中国史书在全球开始迅速传播。
事件的影响也远远不止于史学界,这实际上鼓舞了全球反殖民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成为全球革命者的思想武器,西方的历史都是伪造的,这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成为他们论证西方思想虚伪和欺骗的有利证据。
美国等甚至以国家方式出面,对中国提出抗议,但中国轻描淡写,说这是我们的历史传统,必须保证中国对历史的描述是真实的。如果西方真的觉得有错,那就提出充分的证据来证实,中国可以修改嘛。反正就是软钉子碰回去。
事件还提醒和鼓舞了苏联,无数的苏联历史学家按照国家的利益,也开始论证西方历史的各种谬误和欺骗造假,这使得其后的年月,西方历史学的声誉,在全球再也起不来。
从这次事件开始,中国、苏联与西方的文化博弈,开始趋于激烈,历史学,只不过是第一场大的博弈而已。
第273章阿贾克斯与拯贾行动(一)
西元1953年4月,美国白宫,刚上任3个月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仔细地阅读手中的一份文件。
CIA的新任局长艾伦·威尔逊·杜勒斯,坐在艾森豪威尔的对面,翘着二郎腿,神态轻松地等着艾森豪威尔的回复,这份文件,是他上任两个月以来的心血。不过,他对于总统的尊重是有限的,杜勒斯家族限制权倾一时,他的哥哥,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就是同一时期的美国国务卿,以鼓吹冷战而知名。两个杜勒斯,都是原时空历史上的大名人。
杜勒斯来见总统呈交文件,在他看来,不过是他对美国政体的尊重而已。在他心中,美国的情报机构,天生就应该被他指挥,因为只有他才有资格。
他有这个底气,当初他瞒着杜鲁门,与德国党卫军参谋长卡尔·沃尔夫秘密接触,进行谈判,导致了百万纳粹和法西斯部队在意大利投降,成为美国情报界的经典之作,这就是美国情报史上大名鼎鼎的“日出行动”,他也因此被称为“传奇间谍”,名噪一时,杜鲁门虽然生气他的自作主张,但也拿他无可奈何——怎么能对付美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呢?
看完文件,艾森豪威尔沉吟了一会,然后说道:“那就执行吧,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杜勒斯点头离去,艾森豪威尔却陷入了沉思。杜勒斯的文件的主题是发动伊朗政变,推翻当时执政的摩萨台政权,建立亲美的伊朗政府。
新时空的艾森豪威尔的仕途仍然顺利,作为盟军在欧洲战场的司令官,他获得了巨大的荣誉,晋升五星上将。此后又先后担任美军参谋长和北约最高司令等要职,累积了巨大的政治资源。所以退出军界后,在总统竞选上也很顺利,对手们包括杜鲁门,都缺乏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巨大声誉,使得他在今年即西元1953年的1月,正式出任了美国第34界总统。
长期的统帅生涯,让他在担任总统后,迅速认定了中东是美国全球霸权的关键所在,因为石油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并且这种地位还在不断强化。控制了中东,就是保证美国霸权最关键的一环。
他现在当然不知道,未来艾森豪威尔政府最知名的政策,就是美国企图控制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即1957年提出的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为了对付“共产主义侵略”,在中东地区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两年内额外拨款四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等。
既然重视中东,那么伊朗早已是他重点思考的对象国之一,所以杜勒斯的“阿贾克斯”行动计划很符合他的心意。
在他看来,为了保卫中东,伊朗、土耳其和希腊这三个国家必不可少,在北约的近东和中东战略中,这三国构成了北约的北层军事联盟,这就是一条从地中海到南亚的防止GC主义进攻的前线。
所以美国必须积极预防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陷落,那就可能导致不利的连锁反应。杜勒斯就曾经指出:“一个坏苹果会传染一桶好苹果。”
当初好不同意逼得斯大林退步,镇压了希腊GC党,控制了希腊。而在伊朗的前期斗争也是风起云涌,苏联一度在属于伊朗的南阿塞拜疆(注意,此处指的是南阿塞拜疆,北阿塞拜疆即属于苏联的阿塞拜疆共和国)建立了傀儡政权,好在此举激怒了整个伊朗,使得美国和英国强压之下,斯大林不得不在1947年撤出了苏军,伊朗得以消灭傀儡政权,收复了南阿塞拜疆。
可是伊朗执政的仍然是强硬的民族主义政党,摩萨台的“民族阵线”,他们坚持伊朗自己的民族主义立场,对石油的态度是坚定的国有化,企图以此来建设一个中产阶级的民主国家。
何其天真!艾森豪威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讥讽的冷笑。没有实力,光有民族主义有什么用?除了防御中东外,美国想控制伊朗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控制石油,苏联对伊朗的兴趣,不也是因为石油吗?怀璧其罪,摩萨台指望在美苏之间骑墙,就能保卫伊朗自己的利益?
无论如何,摩萨台已经成为美国在伊朗的绊脚石,必须除掉!而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斯大林刚死,苏联的几大巨头,按照CIA的情报,他们正在激烈地内斗,自顾不暇。估计苏联一时难以将力量投射过来。
那么中国呢?艾森豪威尔沉吟着,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美国加上英国与中国之间,实际上已经为伊朗问题交过一次手,而那一次,美英被迫后退了。
西元1951年下半年,伊朗摩萨台政府强行接管了当年英国殖民当局支持的英资“英伊石油公司”,改名“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并在9月底占领了炼油厂,英国被迫完全撤出伊朗后,实质上对伊朗实行了“石油禁运”。英国纠结了国际石油公司抵制伊朗石油,并派遣军舰到波斯湾,威胁伊朗。导致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伊朗,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开始动荡。然而中国出手了,拯救了摩萨台政府。
中国向伊朗大量采购原油,并派遣技术人员,恢复了伊朗炼油厂的生产,使得英国的企图破产。在英国恼羞成怒,试图用军舰封锁波斯湾,不允许中国运油的时候,中国的巨大威胁来了。
中国没有知会英国,而是直接联系美国,非要通过美国来通知英国,实际上这也是对美国的一次威慑。中国表明,如果英国封锁,那么中国空军将用空射核导弹摧毁英国的舰队,英国人不要以为他们的舰队强大,在核武器面前,那都是纸糊的。
中国人随即邀请各国武官,参观了中国的空对舰核武器模拟试验,核导弹从数百公里外的轰炸机上射来,直接摧毁了在沙漠上构建的舰船模型。这种其它国家还没有的能力,让西方的武官们都沉默了,英国舰队只好撤离,封锁半天,结果封了个寂寞。而美国也无能为力,美国的核武器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无力对等反制。在美军内部,都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但暂时也无可奈何。按照美军现在的估计,要到19551957年,美国才能追上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