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来如此的,能看天下,阅古今,懂人心,见识太多,自然而然就轻了身边人。
姜濬是,纪含笑也是。
这相似的两人凑在一处,注定成不了一对平凡的姐弟。
“他到底是我在这世上,唯一血脉相连的亲人了,我不会害他。”纪含笑道,可语气中,却听不出多少关切和忧心。
姜姮似惊讶般睁大了眸子:“我当然知晓,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总不能叫你平白无故近了他的身。”
纪含笑又凝视她许久,似在思量什么,淡淡问道:“他知晓多少?”
“什么?”她下意识追问。
纪含笑:“他问过你,关于先帝崩丧一事吗?”
“你是威胁我吗?”姜姮一顿,冷声问,绕来绕去,又同她提起先帝的事,这不是威胁,又是什么?
纪含神情平静如旧:“倘若我是威胁,你便会跪地求饶吗?”
片刻沉默,姜姮笑了笑。
不会。
这个答案,二人皆心知肚明,那此番对话,也就不成试探。
姜姮看着纪含笑,在她眉眼之
间,找到了姜濬的影子,又想到自己多日忙于政务,许久未见他,不禁便软了心肠,说话也缓和了语气。
“有些话,何须说得明明白白呢?”笑,“我待他的心意,不胜于你千百倍?你不害他,我更不会负他。”
纪含笑安静了许久,出口问道:“如今的你,可算是心满意足了?”
姜姮眨了眨漂亮的眼睛:“自然……算是。”
又解释般补充:“你既猜的到那件事,自然能听到别的风声雨声,也该知晓,如今的我,是如何的我。”
风光无限无需说,更有身后留名事。
大周以来,还从未有一位女子,能如她一般称心如意地活。
“那位辛家少主呢?”纪含笑下一声,却是问起来辛之聿。
许久没有人敢当着姜姮的面,直接提起他来了。
哪怕近日,经常能听见玄裳军的事迹。
但每个人,或知情,或不知情,在提起他时,都只会似是而非地道,或语焉不详地骂他是那个大逆不道的反贼。
姜姮抿了抿嘴角:“如今,本宫是疑心你,从未离开长安城了。”
否则,她怎会对这天下事都了如指掌?
“我沿路而来,天下百姓都在议论此事,不难猜。”纪含笑花一本正经地解释。
姜姮嗤笑一声,眸中几分不以为然:“你也觉得,他会‘大有所为’?”
“不会。”纪含笑的这个答案,是斩钉截铁的话,也又思索很久的,“或许一人可敌四手,但难敌千军万马。”
“所谓玄裳军,不过一些农人换了衣,并掀不起太高的浪。”
“你如此笃定?”姜姮有些意外,这半月以来,她首次听到如此言论。
那群养尊处优的大臣和宗亲一听这突然冒头的起义军,都被吓破了胆,还以为天要掉下来了,都在劝她派大军,以平乱。
“不笃定。”
姜姮皱了皱眉,纪含笑的每一句话,都出乎她的意料,还是顺势问:“为何。”
“因你。”纪含笑很快就答,并不故弄玄虚,“因你,若你心慈手软,玄裳军就有一线可乘之机,若你不留私心,这天下也便太平无事。”
姜姮望了她许久,笑出了声:“那这天下还是太平无事为好。”
又淡了神色,“我对阿辛,已心慈手软一次了,不能再骄纵了他。”
许久沉默。
纪含笑忽的问:“都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