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58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58(第1页)

第58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58(第1页)

承天九年,长安开始在全州县进行田亩税制改革。

在各地州县初步完成了方田均税法的基础上,重新丈量了全国土地,按土质分五等征税,旨在解决前朝土地兼并和税负不均的问题。

颁发了《均税诏》,进一步明确了田亩的税收,“凡天下田土,五等定税,膏腴者多征,硗薄者少取,使富不得苟免,贫不至重困”

而在这漫长的改革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

有大族勾连衙门,将上等田地定为中等田一逃避赋税,有胥吏借丈量田亩之机,向农户索要鞋袜钱或笔墨费,稍有不从便故意将下等田划为中等,致使民怨沸腾。

更有深谙官场规则的豪强,将千亩肥田统统登记为砂石杂地,或是利用田产寄名的漏洞,将族田分散挂在童生名下,利用生员免赋特权偷漏税银。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长安将在江南忙碌的韩忠献和王介甫都召了回来,韩忠献继续值守内阁,并委任王介甫为参政知事,主持田地税制改革一事,涉及定均税和青苗,以及农田水利等各个方面。

王介甫本就有改革之意,也有诸多建言,长安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知晓历次改革的弊端和失败根源。

有王介甫的实地改革经验,再加上长安的查漏补缺,很快就制定了高效且完善的改革方案。

推广新式鱼鳞册,充分发挥杂科学子的优势,命各州县以朱砂调墨绘制田亩形状,相邻地块须户主联名画押,并加盖特制骑缝官印。

且每三年由御史台随机抽选三府九县进行实地监察,令当地官员当着将鱼鳞册抬至衙前曝晒,若墨色褪变,印文模糊者,出现醋汁涂改迹象的,皆以篡改官册论罪。

而针对胥吏勒索,则创设民执白牌直诉制度。

即农户若遇索贿,可持盖有户部印章的未缴税空白粮牌,到州府的惠农署喊冤,当地官员需即刻停职涉事胥吏。此外更是将此类处罚案例刊印成《均税醒贪录》,刊印后发放各地,派学子在各处粮长门前每日诵读。

对于勾结豪强的官员,则是在吏部考功清吏司增设亩均税考核一项,若有州府出现百亩以上的田等错漏,该州官员当年考评直接定为下下等,且上下全员三年内不得升迁。

针对田产寄名逃税,靠的是隐田首告赏格旧例,即童生主动举报寄名田者,免其本身徭役,若查出名下百亩以上,则取消科举资格。

重锤之下,世林哗然,纵使有议论,也未形成大气候,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查出清退寄名的田地约四十万顷,相当于全部税田总数的十二分之一。

及至承天十三年,新增纳税田亩百万顷,国库增收三成。

虽然不能彻底断绝土地兼并之风,但至少不会再有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税赋却全压在贫苦百姓身上的悲惨情况。

哪怕朱门酒肉臭,但也不会遍地都是冻死骨,养蚕者可以穿上棉布,晒盐人能够吃上盐巴,真正实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富饶的改革核心目标。

这期间,在大力推行经济改革的同时,长安又倡导了文以载道的新文风,削减科举诗词比重,增加策论分量,提高杂科比重,甚至在承天十一年开设了女子科举,开设县蒙学,试点推广蒙童教育,意在培养实用人才。

寂静的福宁殿中,长安站在巨幅疆域图的面前,用指尖轻轻划过新标注的红点,那是彻底完成了方田均税法改革的州县,而今这些红点,终于从熙州和江南三州,蔓延到了全部州县。

从长安意欲改革税制,提高民生经济到如今,整整用了十三载。

耗费的心力自不必提,遇到的艰难也好似还在昨日,但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国库岁入翻倍,农户税负减轻,寒门终究有了上升之阶,豪强再难只手遮天,蛀国抢民,那些曾经反对最激烈的大臣,如今也在奏折里写满了圣明烛照之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