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团又灰溜溜回去之际,长安发书辽主,愿将幽云的俘虏都放回去,但是岁币必须取消,这是辽主赎买自己子民的钱。
顺便还让人潜伏过去散播消息,说辽主宁愿要钱,也不愿意赎回幽云的子民,这样的人不配做一国之主。
那些在幽云被俘的溃兵,里面有不少都出身辽国贵族,这样的话一传开,那些人家都心急如焚,纷纷施压没有实权的辽主,让其出钱将人赎回来。
与此同时,长安又令驻防幽云的将领狄永,隔三差五的去巡边,每一次都是声势浩大的带足了兵马,跑起来扬起的灰尘,连对面的白达番都清晰可见。
就这样拉扯了一年多,辽主才又派了使团来,同意取消岁币,但也想不掏钱的带走那些俘虏。
那时候长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江南道,在朝臣的劝谏之下,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事后呕得好几天没吃饭。
可朝臣们却很高兴,认为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大功绩,结果对上了圣人一连数月的黑脸,才知道此事于圣人而言,犹如渭水之盟对前朝太宗的羞辱。
在结束了对辽的岁币之后,长安在翌年就打下了西夏,然后就投入全部心力整治江南赋税田地,实在是先帝晚年时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有了积贫积弱的雏形,不想法子充盈国库是不行了。
打下了西夏,再稳定西北,就减少了巨额的军费,要知道当时西北的驻防开支,占据了整个财政的三分之一,甚至比给辽国的岁币还要多。
而且西夏稳固了,就能重启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这十数年间的商队延绵,只税收就相当可观,更不要提长安还派了人去走商带来的巨额财富。
设立西夏道,改税江南,这都属于是固本,在根基打牢之后,就可以图远了。
从承天六年起,长安就密令马向远采用浅攻挠耕的战术,逐步蚕食辽国边境,同时暗地联络被辽欺压的女真族,为其反抗辽国的暴政提供些许帮助。
自此数年内,长安又让仲山培养弩兵,重建静塞军,并在西夏道与辽接壤处修建堡寨,做足了东征的准备。
国库渐渐被填满,各州县的粮仓也满了,军备更是整装待发,只待时机了。
长安等的时机,是辽主死后的混乱,对方也在等待,等的是长安被人从帝位上拉下去。
长安能派人潜伏去辽,对方就能收买官员和豪强,趁朝廷新政时生事,韩忠献和王介甫手起刀落间,处置了好几起通敌案,这也是他们被弹劾酷吏的缘由。
可如今,这漫长的等待终于可以结束了,因为病重多年的辽主终于咽气了。
消息传来时,长安正在射箭,拉满弓弦,蓄势待发,一箭正中红心。
看着在靶心微颤的箭簇,长安大笑道:“到时间收利息去了!”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