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看着扑,追,一不注意掉进了堆粪坑。
惹来大人喝骂,揪着耳朵朝家走。
回去洗洗换身衣服,打一顿还能要。
麦秆收了晒干,根部燃烧后,田地里准备再种上豆类。
黄豆、红豆、绿豆、黑豆,有喜欢吃凉粉的会再种上些豌豆。
但黄豆通常是每家比例最多的,发豆芽、豆汁、豆腐,炒黄豆等,花样多多。
人们心疼这田,趁着这时候地头上堆肥。
不管是什么粪便,哪怕鸡屎、鸟屎都是好的,等发酵好,撒入田地里去,补补肥力。
伺候这田,也得各种技巧。
恰恰是这些说不来道道的,字也不识的,却都藏着不起眼的大智慧。
小麦晒干入屋,一家人看着就欢喜。
这下老天爱怎么下,怎么下,也不担心了。
家里猫咪成了现最忙,每天都能看到,大摇大摆嘴里叼着战利品的傲娇样子。
范云喊着甜甜,把和朋友们去河边捉的小鱼小虾殷勤的放盆里让吃。
以前没发现这么多的老鼠,幸好都逃不过甜甜的手段。
但即便说着是河边,被家人知道后也保证不再靠近。
范云说着他不会水,绝不会踩进去,也不行。
其实他也怕抽筋跌进去,每每去站那顶多打个水漂。
不过看到家人这般害怕,以后就不去呗。
*
隔天,正吃着早饭呢,外面传来敲锣的动静。
范云*转头要出去瞧瞧,大人们却很自然的说没小孩子的事,让接着吃。
刚晒好的小麦煮成粥,嚼劲滑溜,范云喝了两碗。
喝完姥姥让回西屋去看书,范云点头去了。
也是,自己这起的可不早,吃完饭去看书也好。
敲锣声更近了,院内里长领着一群人进来。
老吴头迎上去,老陈氏邀请喝口茶水。
艾主簿本忘了的,经范三郎上前几句话,想起有过一次收好处的小事来。
管着户籍、田地、赋税,艾主簿想了想能记得,就是惊喜。
里长和范三郎连忙好话送上,得艾主簿个笑,稍稍放心。
不求好印象,但凡别给个差印象就满足。
艾主簿翻开账本,点个头,往前没欠的,那就只用交今年的赋税。
先,赋:
一户内,十五岁以上,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铜钱。
七到十四岁,一年二十铜钱。
户籍上,户主老吴头,老陈氏,加上长子吴全,长女吴红英,儿媳妇张氏,还有一双孙辈。
范三郎和范云,是小河村范家的户籍上,不包括在内。
五个大人,600文,两个小孩只算一个,20文,一共六百二十文。
艾主簿打完算盘,问是铜钱还是粮食算,老吴头被老伴拐了下,哆嗦的说铜钱。
艾主簿数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递给身后的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