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便是除了武勛极高外,曹参也是汉开国元勛当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论『文』,曹参確实比不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留侯张良,以及太祖高皇帝口中,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餉、不绝粮道的酇侯萧何。
论『武』,曹参也稍逊兵仙韩信一筹。
但都差得不多。
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遍封开国元勛功侯,共一百四十七家彻侯,以及至少三百家关內侯、封君。
其中,能在文、武两个范畴,分別压曹参一头的,有且只有垂名青史的汉初三杰,即萧何、张良、韩信三人。
若是论文武综合能力,曹参更是反压汉初三杰一头。
毕竟萧何、张良,都是绝对意义上的『文士』,而兵仙韩信,更是世人皆知的政治白痴……
“早在微末之时,太祖皇帝与曹参,便已是颇有渊源。”
刘恭思虑间,吕太后也终於开了口,算是从自己的角度,回忆一下曹参的过往。
同时,也是以汉太后的身份,强调一下曹参在汉家开国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便见吕太后言罢,先是悠然发出一声长嘆。
待殿內,公卿百官皆面露赞可的缓缓点下头,方以追忆的口吻继续说道:“早些年,还有人说曹参谋略不如张良、治世不如萧何,领军不如韩信之类。”
“但今日回首往昔,平阳懿侯曹参,实可谓无所不能。”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
“这不正是我汉家的官员,所应有的模样吗?”
如是一问,惹得殿內公卿百官纷纷低下头,作『自愧不如』状,吕太后遂稍昂起头。
下意识要做出最终的『盖棺定论』,却又似想起什么般,略显迟疑的转头看向身侧。
“太子以为如何?”
“在太子看来,平阳懿侯之功,可称『开国元勛第一人』否?”
“如此功勋,我汉家,又该如何嘉赏呢?”
意料之中的考题出现,刘恭倒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只恭敬起身,拱手一礼,又沉吟思考片刻,顺便组织一下语言。
而后,便在吕太后眼神示意下,绕过御案走上前,对殿內公卿百官又是一礼。
“孤年少得立,无论德行亦或才能,都远不及朝中诸公之万一。”
“眇眇之身,总角之年,本不该妄议国政。”
“然祖母即问,不敢忤逆亲长,以有违恭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