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斗胆试言,若有何不妥之处,万望诸公海涵之余,不吝赐教。”
不卑不亢的说完,刘恭便是长身一礼。
而殿內,公卿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便也纷纷起了身,稀稀拉拉对刘恭拱手一回礼。
“殿下,言重。”
场面话说完,刘恭便也不多耽误,回身望向祖母吕太后,开口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孙儿认为,皇祖母方才所言,字字珠璣。”
“——正如皇祖母所言:平阳懿侯曹参,谋不比留侯,治不比酇侯,武亦不及淮阴侯。”
“然其文武全能——先为將,助太祖得天下;后为相,治社稷安天下。”
“不论其才,单论其功,平阳懿侯曹参,確可居汉开国首功。”
如是一番话,引得殿內公卿百官也是连连点头,纷纷表示赞同。
——汉初三杰,那是太祖高皇帝亲自定下的。
无论是出於客观现实,还是政治因素考量,作为太祖嫡孙、当朝太子的刘恭,都不能去否定这三人的能力。
但加上一句『不论其才,单论其功』,那就没问题了。
毕竟汉初三杰,张良在汉家开国后便归隱山林,韩信更是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飆;
唯独剩下个萧何,內部治理確实没的说,但终究是没有武勛傍身。
结合以上种种,说曹参文治、武勛加起来,有资格成为汉家开国第一功臣,也確实没毛病。
倒是刘恭,仅仅凭藉这一番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话,便吸引了公卿百官的注意。
才六岁,便能答得如此妥当——既没有把曹参捧得比汉初三杰还高,也没有驳了吕太后方才的表態;
单就是这一项,刘恭今日的表现,其实就算是合格了。
但吕太后出的这道考题,有两问。
下一问,才是刘恭真正的表现机会。
“及嘉赏,孙儿知之无多。”
“然皇祖母即问,孙儿再斗胆。”
又一句场面话,將殿內公卿百官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自己身上。
便见刘恭自信满满道:“前时,平阳懿侯薨,皇祖母已詔赐懿侯黄肠题奏、金缕玉衣,並许其以诸侯礼隨葬长陵。”
“——许彻侯以诸侯礼下葬,已属嘉赏。”
“择一美諡以盖棺定论,亦属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