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安刘者,必勃也?
臣子为君王祝祷,请求神明將君主的病痛,转移到自己身上,也算是由来已久,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
尤其是在宗周之后,巫祝文化便为天下人所广泛接受,甚至於一度与医学融合一一以至巫、医不分家。
后来,宗周暗弱,天下诸侯纷爭不断,史称:春秋战国。
在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爭鸣,华夏文化、思想经歷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並碰撞出了无数璀璨的文明成果。
其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无疑便是扁鹊:秦越人的出现,让巫、医终於呈现出些许『分家”的趋势。
但歷史大势浩荡,许多根深蒂固的定製,总是有极大的歷史惯性,需要岁月不断洗礼,才能逐渐转变。
在秦越人死去后,才刚过去一百多年的如今汉室,巫、医二者虽勉强分了家,却也仍是藕断丝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地方郡县的巫祝师,多半也是兼职医师、药师。
乡里村间的赤脚医生,也基本都有一手压箱底的祝由术,当做『治病救人』的最后手段。
二者虽有分別,但业务范围却是出奇的一致:人活著,就儘量用医术去治。
医术治不活,再用祝由术最后拼一把。
黔驴技穷,確实怎都救不活了,便一条龙服务到底,把亡者的丧葬、祭祀事宜办妥。
至於朝堂官方,更是有成体系的“神化部门”,或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星辰动向,来推演天道;或通过解梦、占卜等手段,来帮助朝堂做出重大决策。
听上去或许很魔幻,也很愚昧。
但在如今汉室,这个专门负责祭祀事宜的『神化部门”,名:奉常。
乃后世三省六部制当中的“礼部”前身,秦汉三公九卿体系中,毋庸置疑的九卿之首?
正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戎,说的是军队、战爭。
祀,则是祭祀、鬼神。
所以,当收到吕太后『为天子祈福、祝祷”的命令时,朝中元勛功侯、朝公重臣,都並未察觉到异常。
只当是当今天子盈又病了,而且比过往都病的更重。
王陵、陈平、周勃、灌婴等元勛功侯,更是將这件事,当做一件严肃的政治工作去完成。
从午时前后,陆陆续续抵达高庙,而后入內跪祭、祝祷,一直到日暮时分,那些来露个脸、聊表『忠心』的小虾米各自离去。
大半日的祈福、祝祷,已经让眾人一一尤其是王陵这样的老人,累的面无血色,只颤巍巍靠坐在庙墙內侧。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便是稍年轻些的陈平、周勃等人,也是跪的腰腿酸软,身心俱疲。
那些六百石、千石的小虾米,以及没什么存在感的元勛公侯们,自然是在结束今日的祝祷后离去。
往后几日,多半也是来高庙露个脸,意思意思跪一会儿,便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但王陵、陈平等一眾重臣,却是不能离开高庙的。
除了解决下三路的问题时,可以短暂走出高庙,抓紧去解决问题外,这帮人都得一直待在高庙。
原则上,是要一直待到天子盈痊癒。
实际操作中,也至少要等到天子盈病情好转,然后吕太后颁下詔书一封,说些『大家都辛苦了,鬼神感知到了大家的忠心,天子已经好转了』之类的场面话。
再由天子盈亲自出面,表示朝堂、天下离不开这些个重臣,这场祝祷活动才能宣告结束。
虽然这是有汉以来,朝臣功侯第一次为病重的天子祝祷,但大家都並没有变现的太过生疏。
只是当夜幕降临,齐身靠坐在庙墙內侧的陈平、周勃二人,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些许异常。
“陛下之疾,太过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