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壮即有变?
便在天子刘恭这五日一轮迴的无限反覆中,时间一天天过去,
长安朝堂內外,看似是风平浪静。
但隨著时间的推移,看似平静的朝野格局,却也在发生著不易为人所察觉的微妙变化。
孝惠皇帝驾崩后的第一个年初,刘恭並未得到吕太后首肯,以改元元年。
史家笔下的『吕太后元年”,在刘恭所身处的这个时间线,成了令天下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孝惠皇帝八年。
想到在这个时间线,未来的史官会写下『孝惠七年,天子崩未央;孝惠八年如何如何”的记载,刘恭便只觉一阵好笑。
而这一年,长安发生了几件大事。
首先,是在孝惠皇帝刘盈驾崩仅半年后,即孝惠皇帝八年秋四月,鲁元公主刘乐,於尚冠里宣平侯府病故。
消息传到长乐宫,吕太后帐然若失,呆坐三日。
而后颁詔:尊鲁元长公主,为鲁元太后。
进封宣平侯世子张偃,为鲁王。
封宣平侯次子:张寿,为乐昌侯。
封宣平侯三子:张侈,为信都侯。
而后不久,吕太后也顺势开启了遍封诸吕为王、侯的谋划。
裂齐国琅琊郡,封大將军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
封齐悼惠王刘肥子:刘章,为朱虚侯,嫁吕禄女为妻。
封先孝惠皇帝刘盈次子:刘强,为淮阳王;
先孝惠皇帝三子:刘不疑,为常山王;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先孝惠皇帝四子:刘山,为襄城侯;
先孝惠皇帝五子:刘朝,为职侯;
先孝惠皇帝六子:刘武,为壶关侯;
先孝惠皇帝七子:刘太,为昌平侯。
一应封赏尘埃落定,见吕太后將该封的宗亲刘氏封了个遍,朝堂內外朝臣百官,也是闻炫音而知雅意。
遂请求吕太后:在敕封刘氏宗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诸吕宗亲”。
於是,吕太后便“顺应百官所请”,开始了针对吕氏外戚一族的分封。
裂齐国城阳郡,封悼武王吕泽长子:酈侯吕台,为吕王!
封建成康侯吕释之次子:吕种,为沛侯;
封已故长子:吕长独子吕平,为扶柳侯;
另,二世建成侯吕则,坐罪夺爵。
改封建成康侯吕释之三子:吕禄,为胡陵侯。
至此,吕氏一族的二世子弟共六人,除了坐罪失爵的二世建成侯吕则,其余五人,便已是一王、四侯。
先孝惠皇帝,除当今刘恭以外的六个儿子,也是二人封王,四人封侯。
甚至就连接连失去琅琊、城阳二郡的齐国,吕太后也没忘记安抚一一封:齐国相齐受,为平定侯。
这一年,被刘恭私下定义为:吕太后始封诸吕为王、侯之年。
而下一年,也就是后世史官笔下的『吕太后二年”,当下时间线的孝惠皇帝九年,则被刘恭定义为:死亡之年。
这一年年初,小孝惠皇帝第三子,当今刘恭三弟:常山王刘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