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是个好女人。”
“儿臣什么都不用操心,王宫內的事,王后都能安排妥当。”
听闻此言,吕太后眼底笑意再添三份真挚,望向刘长的目光,也愈髮带上了几分怜爱。
一一刘长这个评价,非常之高。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在如今汉室,某位诸侯王评价自己的王后『是个好女人”,更是难能可贵只是刘长再怎么威武雄壮、身材高大,终也才不过十三岁。
吕太后虽然有心,却也不好催的太急,便只旁敲侧击的委婉提了一嘴:“阿长咳咳,尚还年幼。”
“初知男女之事,当节制些。”
岂料吕太后此言一出,刘长当即便將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不急。”
“儿臣拜的武师说了:要想练得绝世武艺,便断不能破了少阳。”
“即便要破,也是晚一日则好一分,早一日则坏一分。”
母后莫催。”
“等儿臣什么时候,能把王宫里那口鼎给举起来了,自会同王后生个大胖小子出来,给母后养在膝下。”
刘长言之凿凿,却惹得其余眾人纷纷含笑摇头。
什么少阳,什么武艺一一对於汉家的宗亲诸侯而言,头等大事,从来都是传延子嗣。
但还是那句话。
在吕太后这里,淮南王刘长,始终是个例外。
对於刘长『不急著入洞房,要保童子身好好练武』的自述,吕太后竟只是默然发出一声长嘆,
並没有哪怕一句训诫。
倒是代王刘恆,被吕太后尤其详细的问候起家庭內部的变化。
“代王上回入朝时,王后、竇良人,都有孕在身。”
“如今,那两个孩子,当是都到了结髮总角的年纪吧?”
不同於淮南王刘长,面对吕太后时的鬆弛感。
吕太后如是一问,代王刘恆当即站起身,一板一眼的拱手行过礼。
而后,方事无巨细的匯报导:“稟太皇太后。”
“当年,王后所怀,乃儿臣嫡次子:刘贺。”
“竇良人所怀,则乃庶长子:刘启。”
“今,贺、启二子,皆已到了总角之年。”
“前岁,王后再诞一子,名:刘庆。”
“去岁秋,竇良人亦诞下一子,名:刘武——“
刘恆一句句说著,大傢伙一句句听著。
听到最后,饶是吕太后,都不免发出一声用意不明的感嘆。
“代王,子嗣繁盛。”
“——多福啊~”
“算下来,嫡子三,竖子二,嫡、庶女亦有三五。”
“还未及冠,代王的子女,便已是有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