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雨水的户口早就落在城里了,我和你陈姨转的话也就需要30万。
虽然不知道转户口有什么意义,但既然这是你的主意,我们就听你的。”
何裕柱考上清华大学,成为高才生,何大清对他的眼光和见解非常认可。
得知柱子的计划后,便直接同意了。
何大清这么一说,何裕柱终于松了口气。
要是他们执意不转户口,他也只能祝福,毕竟有些话不能全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何大清之前因为特殊情况不得不离开,但在为人处世上却很通达。
要知道,即使在现在,一些不合格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意见时也会很专横,只要和自己想法不同,就会强行压制孩子,似乎这样才能维护所谓的家长尊严。
放到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更是普遍。
所以,尽管何裕柱考上了清华大学,提出的建议还能得到这样的认可,也足以证明何大清的明智。
听到何大清的话,陈娟自然没有异议。
她本就勤俭持家,觉得过日子能省则省,但没多想其他方面。
有丈夫这么一提醒,她也意识到,柱子不是普通孩子,还在鸿宾楼做过大厨。
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人自豪。
听到这话,何裕柱立刻点头同意。"好,柱子,陈姨也支持你。
到时候户口的事情我去街道办处理。”
作为街道办委员,陈娟办理这类事务自然更方便。
这个问题就这么轻松解决了,何裕柱也没再多说什么。
一家人吃完晚饭,聊了聊近期的生活状况。"柱子,你上大学后接雨水会不方便?要是没时间的话,可以让陈姨帮忙。”
何大清看着儿子,担心他学业繁忙。"对啊柱子,我在街道办工作,不算太忙。
如果你学习压力大的话,我可以负责接送雨水。”
陈娟也说道。
何裕柱看了看雨水,他确实有时间,因为刚开学,主要是基础课程。
而且他有个逆天的学习系统,学习负担并不重。
不过这要看雨水的意思。
雨水听了,靠近何裕柱说:“哥如果有空,就让哥来接我吧。”
这孩子明显更亲近何裕柱,之前何大清的突然离开让她心里留下阴影。
加上何裕柱在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她更依赖哥哥。
何大清和陈娟见状也没强求:“那就麻烦你了,柱子。”
饭后,何裕柱带雨水回家,在院子里推车时,被正在中院的易忠嗨看到。"柱子,今天回来啦?这就走吗?不能在家多住几天?”
易忠嗨主动打招呼,何裕柱摇摇头:“不了,大爷,我还有别的事。”
说完便推车带雨水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