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十族至此,开始被写入私人笔记、私人史料当中去了。
並且还开始补充详细內容,有了方孝孺和朱棣辩经。
有朱棣大怒之下砍方孝孺脸颊的桥段。
还有了让方孝孺写什么登基詔书。
嘉靖年间,还有人上书皇帝为方孝孺叫屈,但夏言当场驳斥了回去,还告诉皇帝,这些人说的都是民间野史传闻。
可到了天启年间,灭十族已经让天下人深信不疑,
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如首辅叶向高也信这事情,为此他还作诗用了这典故。
两朝事往君恩在,十族烟销詔草成。
天启皇帝优恤方孝孺后人的詔书中明確提到了致夷十族的说法。
没办法,天启是一个工科男,他对文科的事情不太清楚,
首辅既然信了,他也就跟著信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方孝孺和建文的神话,是一个从无到有、被硬生生造出来的。
它將假的变成了真的,將真的变成了假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谣言的威力,像明末黄宗羲就信了这事情,於是他情真意切的痛骂了一番朱棣。
这种事情会动摇大明的统治基础以及皇帝的法统的。
虽然不至於因此政权动摇什么的。
但是到了国家动盪的时候,这种动摇也是很致命的。
“可不能为子孙埋祸根啊。”
朱翊钧就是抱著这样的想法,发动厂卫力量,找到了诸多记载方孝孺、建文的民间书籍。
报纸不仅要刊登小说,还要刊登这些內容。
澄清野史,正本溯源。
就在朱翊钧这么想的时候,又有一叠的奏疏被宦官抱过来。
他无奈,只好开始查阅奏疏。
“戚继光大捷?”
朱翊钧大喜,他开始仔细看起来。
不由暗自心惊,他没想到这会儿的建州女真竟然生拉硬凑了六万人马。
“幸好这会儿的大明不缺良將,军队也是嘉靖时期锻链出来的。”
朱翊钧鬆了一口气,某种意义上,这和萨尔滸之战还真的有点像。
如果大明这一败北,女真骑兵如此之多,军队绝对会全军覆没。
到时候瀋阳、抚顺肯定危及。
建州女真会崛起。
这可不是闹著玩的。
“戚继光也可以封爵了,战后正好派他去西南,让他针对西南土司研究心得战法,甚至不用研究,用鸳鸯阵就行。”
朱翊钧感慨,前世很多人都替戚继光遗憾。
南征北战那么多年,却没有封爵。
反而是李成梁封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