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闻言肃然,他还真的没想过这么多。
因为看了水滸传之后,他发现像鲁智深这样豪迈的人也懂得人情世故,还特別会说话。
却没想过这些都是碰壁所悟。
“陛下不必如此,此书虽为民间杂书,但是民间杂书也有好书。如西游记乃收放心之喻,而这水滸之妙,已无需多言。”
沈鲤没有因为水滸传是杂书而贬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水滸传是一部好到不需要多说的书。
其他的几个侍读虽然没有说话,但都点头认同。
余有丁虽然看不惯皇帝看水滸传,但是此刻也没有反驳这话。
“想不到,诸位先生对此书如此高看。”
朱翊钧感慨了一句,他知道水滸传在明朝的地位不一般,但是没想到眼前的这些人也对水滸传如此推崇。
要知道,读书也是有鄙视链的。
鄙视链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在后世。
哪怕在古代也是有鄙视链的如三国演义,在万历年间,三国演义已经有热度了,但是士大夫一样看不上。
他们只看西游记、金瓶梅、水滸传。
其中水滸传公认第一。
至於三国演义,明代的三国演义虽然立意不错,但奈何市面上的三国演义版本太多,
內容质量各不相同。
刊印质量也堪忧。
因此读过书的人很少看这个,大多数读者都是民间的老百姓。
一直到清代被毛宗岗父子重新修订以后,其书中文字,诗句也才变得好起来。
当然,价值观也不一样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水滸传,金瓶梅中,这三本书中只有水滸传的读者聚集了最多的官员粉丝。
当官的喜欢看水滸。
比民间老百姓还喜欢。
並且影响力直达中央,到了天启年间,魏忠贤搞东林党人的时候,就按照水滸传好汉的顺序给人家排了一个东林点將录。
水滸传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陛下说笑了,我等哪里有资格看不起此书。”
一位翰林摇头笑道。
“是啊,陛下,此书自国初便有,连载二百年,代代有人修订,直至今日方才大成,
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封疆大吏,多少文坛盟主参与其中。”
沈鲤感慨,说出了一件让朱翊钧惊讶的事情。
“哦?我还以为这书在国初和今日相差不是很大呢。”
朱翊钧惊奇道,他这自然是装的,但是惊讶不是,他没想到沈鲤他们对作者的事情也很清楚,而且好像清楚是谁写的水滸传一样。
朱翊钧还真的好奇作者是谁。
说个文学圈里热点的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