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只要有一艘船就可以远洋捕捞。
这可不是闹著玩的,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只有抱团捕捞才能降低意外。
张诚用考试的形式录用了一批人才,题什么的都是张诚和一些官员自己搞出来的。
没办法,背吏的考试都没用出现一个正式的標准,完全是一片空白。
相对於笔试,面试才是最重要的。
笔试只是获取面试的资格而已。
这里面自然有很多轻而易举的暗箱操作,但是这一次並没有几个,至少张诚没有伸手。
这並不是张诚太有上进心了。
而是皇帝做的太绝了。
皇帝表示实验性的考试录用人才自然可以,出题什么的也可以让各部门的人负责。
只不过录用的人才都要担保。
因为这些人才都有面试,这玩意儿看著是笔试录取。
实则是举荐制度。
张诚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自然没有玩什么暗箱操作。
值得一提是,大明的举荐制度备受好评。
明初的时候就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举荐制度。
看看明初的动员能力就知道,这些人还是可以的,当然,朱元璋反贪也可以窥见这些人的德行。
不过这个问题主要是元朝遗留的风气太恶劣了。
那是一个是非不明的时代,別说普通官员了,就算是朱元璋的將军们照样在城市吃饭不给钱,抢老百姓东西。
他们不是诚心要对百姓怎么样,他们只是单纯的行使自己认为自己拥有的权力。
盖因大元官吏就是这样乾的。
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这样。
除此之外就是明末了,很多人不知道,举荐制度在崇禎年间也用过。
评价反而很不错。
因为有保举人,大家都没乱推荐。
再加上大明文人好面子,推荐的人才质量相当可以,但是太少了。
但不管怎么样,张诚找到了一个可用的人才,这是一个跑走私的海商之子。
他提出了一个让张诚心动的办法,既可以捞钱又可以组织大量的船队进行捕捞,这让张诚非常看重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