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她而言,关于黄道婆,最遗憾的莫过于此等人才生不逢时,未能亲自见一见,又不能引为天后所用。
至于她究竟姓甚名谁,相比之下,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公主的提问却是不能不答的。
上官婉儿没有让太平等候太久:“几厢比对,无非是为了选出更有道理的那一种说法。”
她四两拨千斤,竟是说了句乍一听很有道理、实则全无道理的废话。
话音刚落,不等太平说什么,上官婉儿自己反而想到什么,噗嗤一笑,与对方异口同声:
“即便采纳了一种说法又如何?”
“婉儿,你瞧——”
太平公主点了点手边高高摞起的书卷:“这些名家典籍,哪一本的作者你不知道?”
“但凡那黄道婆是个男儿,说是发明也好,说是革新也罢,总归是做出了这样一番了不起的功绩,无须后人费心,当时的人们早早地就该大肆宣扬一番了。”
说完这句,她又将手指收回,隔空虚虚指向直播间光幕:
“如此一来,等到后世的时候,无论是身为主播的小夏姐姐,还是守在直播间里的热心家人们,谁还需要费心费力地从这些全都未必准确的说辞中,勉强挑出更接近真相的那一条呢?”
姓名一事,上官婉儿先前并未仔细思考过,太平公主的连番提问下来,叫她也不由陷入沉默,埋头思索着。
“话已至此,依我来看,婆婆究竟是个弃婴还是位童养媳,都不重要。”
因为不大满意“黄道婆”这个难辨真假的名字,太平宁愿选择以“婆婆”相称,更显亲密。
“甚至就连那「黄」字,究竟是她本家姓氏,还是夫家为她冠上的,我看更是无足轻重,无需再辩。”
纵使太平公主成日里看着天真烂漫,一团孩子气,可或许要得益于继承自母父的本能,在有些时候往往比上官婉儿更能一针见血地看明白问题所在——
“说到底,她不过是个妇道人家罢了。”
后人或追根溯源,或牵强附会,即便有这份刨根究底的心意,始终难以抵抗来自时代傲慢的轻视。
不,说是轻视还未必准确。
说是压根儿选择视而不见才更加妥帖。
没必要正视的女子,又何必大费周章地琢磨真实姓名呢?
就连上官婉儿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这随口一句的感慨,不仅让太平公主明确了自己愈来愈盛的野心,更引出了这一大段远超预期的话。
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竟不知该从何说起才好了。
太平公主倒是神色如常,见上官婉儿一时无话,反倒扭头看她,笑意盈盈地打趣:“莫不是我这番话说得太多太密,竟叫一向耳清目明的婉儿你也被我说糊涂了?”
上官婉儿啼笑皆非。
明明自己还是与公主相仿的年纪,说起话来总透着与之不符的稳重:“婉儿只是在想,明明和殿下日日相见,却总觉得殿下又与前几日大不一样了。”
“日日相见又如何?”太平公主满不高兴地撇着嘴,又揪着这点刻意强调一番:“见了面却总说不上几句整话,既然如此,就不能算作日日相见。”
但她毕竟还是小孩子心性,见果然唬住了上官婉儿,又不无得意地问向友人:“怎样?”
“今日叫我也做一回吴下阿蒙了。”
“殿下天资聪颖,哪里是昔日的江东吕蒙可比?”婉儿摇摇头,并不赞同。
心底存着自己的一股傲气与坚持不假,可真要上官婉儿奉承人的时候,她嘴里的好话同样信手拈来。
“糟糕!”
正显摆得起劲,太平公主忽然脸色一变:“只顾着同你说话,我竟忘了好好听一听那「转机」究竟是什么了!”
可惜这会儿正在直播,既然无法时光倒流,所以即便遗憾错过,却也只好暂且作罢。
不过,直播间里外的轻松氛围实在不难去猜,她们大概能知道,这转机至少是件好事儿。
否则主播又何必再刻意强调“苦尽甘来”这四个大字呢?
【如果只有黄道婆自个儿怀着思乡之情,以她一己之力,终究无法彻底下定这份决心。】
【好在这份姗姗来迟的“转机”,总算勉强弥补了黄道婆过往人生中的颠沛流离。】
【因为彼时的元朝政府新颁布了一道政令,要在江南地区设立木棉提举司,并点名要在这儿大量征收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