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故事的发展,王贞仪原本应该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在家读书、过着安稳而平静的生活。】
【奈何好景不长,在王贞仪到了小升初的年纪,爷爷因为犯事儿,被贬了官。】
【春夏两不渡:要按照现在电视剧里的说法,这也算是被“流放宁古塔”去了吧?】
【单是贬官就算了,奈何世上很多事情向来都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在戍边吉林后没过多久,爷爷就病逝了。】
【王贞仪跟着祖母父亲一块儿去吉林奔丧。】
出乎意料,这段旅程没有预想的艰辛苦痛:
【就连长大后的王贞仪回忆起来,都觉得年少在吉林的这段日子,非但不辛苦,反而过得很开心。】
【对于一位学霸来说,她的快乐也很简单。】
【一为交友,二为学习。】
【先说学习。】
【人家是活到老学到老,小王同学主打一个走到哪儿学到哪儿,哪怕远在吉林,也没有荒废学业。】
【在新的地方,她甚至还大大拓宽了学习的边界。】
【家里学了诗歌、算法、天文不够,王贞仪又在文化课卜老师的带领下继续读书,并跟随体育课老师蒙古阿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
“你说,她也就和我们一般大的年纪,怎么能这么爱学习呢……”
太平公主有气无力地瘫在桌上。
若说骑射还好,余下的那些课业,太傅但凡多安排一些,她就觉得头疼不已。
好在有婉儿伴读,才能叫这位金枝玉叶坚持着撑下去。
上官婉儿默了默,还是决定给太平鼓鼓劲:
“殿下,十二岁正是奋斗的年纪嘛!”
【要不怎么说王贞仪不仅是个学霸,还是个天才呢?】
夏语冰发出了真心实意的钦佩:
【先说骑射。】
【就她在吉林学习的这几年过后,射箭百发百中,骑马往来若飞。】
【家人们可要知道,在吉林待了几年的王贞仪,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五岁。】
【换而言之,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而已。】
【68312561:一个普通初中生?】
【68312561:史上最强初中生!】
【再说文学。】
【这就要和她新交的朋友们一块儿说了。】
【王贞仪从小就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随着自己读的书越来越多,她更是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大问题——】
【古往今来的史书汗牛充栋,其中也不乏描写女性的篇章。】
【可为什么但凡是写女性的篇章,这些史料的记载大多都较为简略、并不详细呢?】
【或者干脆以“某某妻”“某某女”“某某母”……这样一个模糊的代号来抹去她们自身的姓名。】
【这就无法让后人以更加全面、清晰的视角了解她们的生平事迹。】
对于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别说是弹幕,太平和婉儿两个人都讨论得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