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邓还在数着下棋路数在心里复盘,此时有宫人通报,“应天府来人。”
潘邓叫人到近前来,虞侯官拜见陛下,而后说道:“中原汝州韩将军投降,想要投奔江南军,林将军询问陛下之意。”
林朔也看向陛下,只见陛下把手里捏着的棋子放回棋篓里,眼神睿智,气场强硬,仿佛又变成那个杀伐果决的帝王了,思虑半晌过后,陛下掷地有声,“拖他一个月,再做打算。”
第336章开封投降
陛下的话传到应天府,林冲摇了摇头,无奈道:“哪里用得着拖一个月?不过十日没动静,韩谦的人头都落地了。”
果不其然,几天之后中原传来消息,汝州韩将军已经身死,尸体还被悬挂到了城门楼上。
中原各武将纷纷唏嘘,不过也难怪王襄如此气愤——韩谦乃是奉关中王之命,东袭开封府之人。
中原这一个月来虽然混乱,可王襄始终没有因乱失智,他之企图不变,依旧是找准了结症所在,想要趁早疏通河道。河道一旦疏通,粮食运来,他们中原的危机也就解除了。
可没想到韩谦东行半月有余,汴河没攻下不说,自己还要投敌!王襄大发雷霆,如此叛逆之辈,误他大事之人,他岂能容忍?
王襄整军攻到汝州府,擒了韩谦,当场便一刀杀了。而后没有再回洛阳府,而是亲自带着黄城明,领军去了汴河边上。
运河堵塞一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汴河西段淤塞处,两岸纤道荒草丛生,原本驻扎在此的开封军守军人去营空,只剩下零零落落的竹竿子。
王襄带着几个亲兵疾驰至河岸旁,黄城明看着空荡荡的汴河两岸,下马仔细检查遗留的痕迹,“大王,辎重车辙是新的,守军往东去了,撤走不久而且走得很急,连拒马都没收!”
看来开封军这是听说中原军王襄亲自前来讨伐,自知敌不过,赶紧溜了。
王襄脸色铁青,没去管开封府军,他们既然就这么走了,也省得自己麻烦,“先清理河道,过两天再去寻他们!”
黄城明立刻下令,召集附近能找到的所有纤夫和河工清理河道,自己军营里的士兵也都一同运河泥。
河阴来的老纤夫带着十几个干瘦汉子,他们家伙什不多,只有些铁锹、破筐,中原兵跳到河里奋力挖掘粘稠如膏的淤泥,之后把粗绳绑上,由纤夫带领着把残船碎片拖离。
那十几个残船把河道堵得死死的,众人能捞上岸的就往上捞,捞不了的只能留在河里,拖得远些尽量叫河道流通,老纤夫众人一连几天下苦力,拉得肩膀崩裂出血却也只能咬牙。
经过四天的挖掘,一众人终于把这道河道挖开了,大船顺顺利利地通过,河工们发出一阵欢呼。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运河开通之后王襄还要拿下开封府,才能进一步掌控水路,否则开封府在城东再次把控运河,他们在此处也依旧无计可施。
王襄听了属下传递消息,汴河瘀堵清理好之时,人已到了开封府城外。
开封府和陈留两处皆有常平仓,只要攻下开封府城,将粮食顺着运河运到中原,他中原危机就可解除。
王襄举剑直指开封府城,“攻城!”
开封府城门楼上李纲探出头来,手里拿了一样东西悬挂在城楼正中间,声有气吞山河之势,“何人敢攻开封府!看看这是什么!”
众人抬头,定睛一看,这不是太祖牌位!
王襄咬牙切齿,这个姓李的这么多年就会这一招!
“你要是个有种的,就把祖宗牌位撤了!我们两个真刀实枪较量一番!分出个上下高低来!动不动把祖宗牌位搬出来,没白得长个撮鸟!”
李纲才不和犯傻他较量,“乱臣贼子!你敢再上前一步,当心遭天谴!”
王襄牙咬得直响,“竖子贯会强词夺理!我替先皇守中原能被你说乱臣贼子?那南边潘邓怎么说!他现在已经称帝了,你要是真心系大宋,怎么不前去讨伐!还在这惺惺作态!”
李纲痛骂,“大宋都被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折腾的亡国了,我守个屁的江山!我守的是祖宗宗庙!潘邓是称帝了,可他这么多年也未曾攻打开封府!反倒是你,屡次来犯,还敢打着先皇所封西道总管的名头办事,你且自思量!”
好好想想吧你!
王襄往常就觉得李纲此人十分难缠,今日正面对决更见一般。若是往日他必定会十分头疼,可此时此刻他却顾不了那许多了,仁义道德这些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他王襄的名声早就烂透了。
现在把粮弄到手里才是正事。
“李纲奉先皇之命守卫开封,却屡次搬出太祖排位,此等行径,乃是对祖宗大不敬!如此无德之人岂能由他侍奉先祖?我王襄今日便替天行道,诛杀这不孝子孙,以正纲常!”
中原军如狼似虎一般扑向开封府。
李纲见老招数不好使了,当即叫士兵守城楼应战。
他也不怕王襄,想此开封城当年可是据金兵数十万之众,要不是文人先降,他们武人必依旧□□!如今王襄中原军来者不过万,也想攻城?简直可笑!
守城与攻城不同,李纲只要把敌人拒之门外就算是胜利,他这一仗有十足把握,开封军严防死守,两天两夜滴水不露。却没想王襄只是佯攻,两天之后,一支陈留军队败走开封府,李纲才察觉事有不好,他们中计了!
攻破陈留的中原军一路往西北走,与大部队两面夹击开封府。王襄站在城楼下,孙昭远的部下手里拎着刚刚擒获的李宗之,朝着城楼上喊话,“睁开眼看看这是谁!”